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压痛点就是当病人发生各种不同情况的急性损伤或者慢性积累性伤病时,在病者主诉的疼痛处,或者无主诉的肢体区域,医者在检查按压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按压痛。
压痛点可以说是检查、诊断、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依据,《灵枢·经水》:“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确立了“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到了唐代,经络学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千金方》中说:“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阿是穴这一名称,是《千金方》中开始提出来的。体现了经络学说有关络脉、经筋和皮部等理论的具体应用,扩大了取穴的范围。《医学纲目》因其强调感应,又称之为“天应”穴,都是一样的压痛取穴,有人把它称为“经络诊”用来诊断、治疗疾病。早些年的针灸学教材更是明确指出“阿是穴就是压痛点”。
压痛点可以出现在躯体组织深部的任何地方,所谓深部组织是指皮肤以下内脏之外的所有软组织。主要常见为肌肉组织及结缔组织。压痛点的出现常在急性损伤的当时与受伤的姿势有关,而慢性积累性损伤往往是与患者的习惯姿势、工作体位有关联。不同的损伤动态与平时的常态姿势,可使压痛点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另外根据解剖学分析,软组织损伤的压痛点,较多地发生在人体的肌肉、筋膜、韧带的起止点,尤其是起点的部位上。即是软组织在骨骼上的固定点,因为这些起止点是人体机械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受到的拉力大,故不管是急性的损伤或者慢性的静力性的应力超常,都可以引起这些固定点不同情况的纤维结构受损伤而出现压痛点。所以,经过几十年的观察与分析,软组织损伤的压痛点产生、分布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对这些具有规律性压痛点的出现,一般把它称为软组织损伤中的“特定压痛点”。
典型压痛点的特征
(一)持久性的痛过敏:压痛点是一个痛过敏点。其表现为①在人体体表上施加平时尚不足以引起痛的压力,就会引起疼痛。②并能引起痛感异常强烈,不但有强烈的痛觉,还可有强力的痛反应,按压到压痛处,病人会感到有强烈的疼痛。这是临床医生常遇到的情况。③压痛点的痛过敏还有持久的特点,通常压痛点可以持续存在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
(二)牵涉痛:当医生按压刺激一个压痛点时,病人感觉到疼痛的地方一般不限于,或者根本不在压痛点的地方,而疼痛分布在相当广阔的范围。或者放射到与压痛点有相当距离的其它区域。这种痛的现象叫做压痛点的牵涉痛。例如:医者检查按压病人肩部冈下肌的一个压痛点,病人会感觉到疼痛主要在整个三角肌,有的诉有疼痛可扩散到整个上肢外侧,有些病人则反映疼痛一直放射到手指。如果按压患者臀部臀小肌的一个压痛点,疼痛却可以传射到下肢的外侧,甚至足跟。由此可见,压痛点所产生的牵涉痛,在病人诉说的疼痛位置与痛的实际发源地可以完全在不同的地方,所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阔范围的疼痛,可以来源于一个细小的病灶。”它可以存在于这个广阔的疼痛范围内,也可以存在于远离这个疼痛区域的某一个地方。这个事实在临床治疗上意义是显然的。
在牵涉痛波及的范围内,常见有一个或几个痛得最厉害的中心点,在这些地方一般还有痛过敏现象,在这里一个通常不会引起痛的刺激就可以引起疼痛。这种牵涉痛区域内的痛过敏现象叫做“牵涉性痛过敏”,有时在牵涉痛已经消失之后,这种牵涉性的痛过敏现象还可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是这种牵涉性痛过敏的压痛点与原发病灶所出现的压痛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通常把由于损伤病灶而产生的压痛点称为“真性压痛点”,把因牵涉性痛过敏的压痛点现象称为“假性压痛点。二者决不可以混滑,应在临床诊断、治疗中认真地反复比较,详细加以区别。一般来讲,在牵涉性痛过敏区引起压痛点不像病灶之压痛那么强烈而固定不变,而且不再另外产生牵涉痛现象。对二者的分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临床治疗效果,疗法的成功与失败。正确者往往事半功倍、效果明显。判断错误者则毫无收获,疗法失败。这种正确的判断来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压痛点生理病理的了解。
(三)可用局部封闭得到解除:在临床中有许多病例,在原发病灶的压痛点上进行局封治疗,就可以把压痛点消除,把病症治愈。起到一针除顽疾的效果。但压痛点在人体各处发生情况不同,加上各部解剖上的差异,病灶发生有深有浅,只凭表面的定位而无立体的概念。往往不能准确地到达损伤的病灶处,就会使局封治疗失败。
以上三个典型压痛点的特征中,前两个是压痛点现象本身的基本特征,第三个则是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中压痛点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看作我们临床制订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依据。
还有一种是关于健康人身上的压痛点现象,所谓健康人系指自觉从无感到有颈肩腰腿痛之发生。但压痛是一种病理现象或体征,而在这类健康人身上也可找到压痛点。有人曾经作过专门研究,对例没有主诉症状的青壮年(男女各半)作肩胛带肌群检查,发现54%的女受试者和45%的男受试者有压痛点,在12.5%的受试者中还观察到牵涉痛现象。这种在健康人身上所找到的压痛点,其实慢性积累性损伤已在渐变之中,只是由于其痛过敏还没有积累到高达产生临床症状的程度,还未有自觉症状,所以不引起人们的感觉。但是,一旦遇上不利条件如疲劳、感受风寒等,即可转变为有自我感觉的压痛点发生。而这种潜在压痛点的人则可安然无恙。通常把这类健康人身上的压痛点现象称为“潜伏性压痛点。这类健康人,虽为健康,但病症已有潜伏,可谓健康的带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