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颈部不适及肩背疼痛、感觉异常、上肢麻木和/或乏力、头晕、耳鸣、恶心、发作性昏迷、猝倒等,又称颈椎骨性关节病。
年龄增长、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及不当坐姿等容易导致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椎体、椎间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发生变性、增生、钙化,最终导致相邻的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颈椎病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出现颈肌紧张、挛缩等不适现象。临床上,防治该病的方法主要还是以纠正不良姿势,同时配合运动康复为主。
石氏颈项平衡操
石氏颈项平衡操是在国医大师、石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石仰山教授的指导下创编而成的音乐导引功法。石氏颈项平衡操共分四节,它将传统古代导引术与石氏伤科论治颈椎病的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五行学说的五音与五脏、五体的关系设计了悦耳动听的音乐,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和放松身心、预防疾病、保健康复。
颈椎病防治方法
1、纠正不良姿势
长期伏案工作如看书、写字、使用计算机时,应定时改换头部体位,一般工作50-60分钟做1-2分钟的头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坐位工作应尽量避免驼背、低头,注意调整桌面与工作台的高度,将物体放置于平视或略低于平视处,不偏头耸肩,不过度扭曲颈部。
2、调整睡姿与枕头
颈椎病患者睡眠时顺应颈椎的生理弯曲,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最好是仰卧,并使颈部有枕头支撑,可侧卧;不要选择俯卧,俯卧不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枕头的长度以40~60cm,高度以12~15cm(受压以后的高度)为宜;侧卧时枕头应与肩同高,保持头与颈在一个水平,这样可使颈肩部肌肉放松。不要把手放在头顶,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
3、避免受凉
颈部应注意保暖,冬季可穿高领衫及围巾保护颈部,平时注意避免颈部受凉,即使在夏季,也要少穿袒胸露背的服装,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向颈部。
4、防止意外损伤
注意防止颈椎意外损伤,坐车时不打瞌睡,因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下,急刹车极易造成颈椎损伤。平时劳作及体育锻炼避免过大负荷或不适当活动,防止颈椎损伤。
5、饮食指导
颈椎病大多是由于椎体增生、骨质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如牛奶、鱼、*豆、瘦肉、猪尾骨、海带、紫菜、木耳等。(部分图片源于网络)文、手绘图片、视频/十病区护理组编辑/曹熠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