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30.html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庖丁解剖学和您一起学解剖临床!
肩峰下滑液囊是人体诸多滑液囊中较大的一个,也是罹患炎症较多的一个,是肩部疾患中最常发病者。是引起肩关节周围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见于30-40岁的男性,从事肩部经常负重职业的青壮年男性病人,也可见于老年人。右侧比左侧发病率高2倍,曾有局部外伤史。
三角肌滑囊的大部分与肩峰下滑液囊相通,所以可视为肩峰下滑液囊的一部分。
肩峰下滑液囊位于肩部的两层肌肉之间。外层为三角肌和大圆肌,内层为肩袖。
肩峰下滑液囊分泌的滑液主要是供给位于三角肌下面、冈上肌表面的冈上肌筋膜,以及冈下肌和小圆肌表面的冈下肌筋膜和小圆肌筋膜。使三角肌和下边这些肌肉的肌腱部不会因摩擦而受损。一旦肩峰下滑囊因外伤而劳损,发生病变,这些肌肉和筋膜都将失去润滑,肩部就会出现严重不适感。
三角肌滑液囊
三角肌下滑囊是位于三角肌深面、恒定而又较大的滑液囊。该滑液囊位于三角肌筋膜深层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此囊独立存在,但大部分与肩峰下滑液囊相通(有的学者认为三角肌滑液囊是肩峰下滑液囊的一部分,统称为肩峰下滑液囊),有时也可与肩关节相通。
肩峰下滑囊炎原发性极少,多数继发于肩关节相邻组织的病变。局部的慢性刺激常是引起肩峰下滑囊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期的肩部机械性压迫,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的波及,偶尔也由于急性感染、外伤引起。
囊壁的膜性通道被自我修复的瘢痕组织堵塞,囊内的滑液排不出来,使滑囊膨胀,造成酸、胀、痛等感觉。由于滑液失去供应,冈上肌筋膜、冈下肌筋膜、小圆肌筋膜得不到润滑,使肩部肌肉欠灵活,而出现不适感。
1、症状
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肌肉僵直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根据发病和病程的急缓,临床可分为3期:
(1)急性期:以突然疼痛起病,疼痛的特点是渐进性,睡眠时不敢用患肩躺卧,疼痛的部位以肩峰部最剧烈,并向肩及拇指侧或颈部和肩胛方向放射。肩关节前后活动尚可,但外展和旋转时明显受限,并引发剧痛。剧烈疼痛一遍持续10-14d。在急性期由于滑囊肿胀,有时肉眼也可看到肩关节前部明显肿胀,三角肌前后缘处向外突呈哑铃形,压其一侧时另一侧则膨大突出,而且局部压痛剧烈,压痛敏感。
(2)亚急性期:发病较缓慢,症状也稍轻。
(3)慢性期:症状较轻,几乎无肌肉僵硬和运动受限,常常经过数年后症状自然消失。临床上难与肩关节周围炎进行鉴别。如因肩部过度活动或外伤等原因也可症状突然加重而转为急性期。
2、体征
(1)局部压痛:压痛点多为三角肌止点处及肩峰下、肱骨大结节等处。压迫痛点时疼痛向肩胛部、颈、手等处放射。
(2)包块:肩关节前部明显肿胀,于关节附近出现疼痛包块,外展时三角肌前后缘处向外突出呈哑铃形,压其一侧时另一侧膨大突出,疼痛剧烈,有波动感。位置较深时触诊不满意。
(3)摩擦音:上臂外展90°进行旋转活动,肩前外侧有明显的摩擦音。
(4)肩关节外展试验:患者站立,肩部外展时有疼痛,但达到上举时(外展达到°时)疼痛减轻或消失。肩外展转动试验:患者坐位,患肢外展90°后,医生扶住患肢做前后摆动,出现肩部的疼痛。
3、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依据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肩峰下滑囊损伤后瘢痕堵塞滑囊,造成囊内外代谢障碍而产生上述临床表现。在慢性期急性发作时,有水肿渗出刺激神经末梢,使上述临床表现加剧。
依据上述理论,肩峰下滑囊损伤是由囊壁的膜性通道受瘢痕组织堵塞所致。用针刀将滑囊切开,排出囊内液体,此病就得到了根治。
1)体位
患者侧卧位,患侧肩部朝上。
2)定点
a.肩峰骨缘外下定点。
b.三角肌中上部即肱骨大结节下方压痛或肿胀最明显处(三角肌下滑囊炎)
3)针刀方向
a.刀口线与三角肌肌纤维平行,针体方向与皮肤表面成90°。快速刺入皮肤后,将刀锋指向肩峰,匀速推进到达肩峰骨面。调整刀锋至肩峰外下骨面,以刀体与肩峰外缘骨面成45°角向肩峰下面刺入。
4)内手法
缓慢进针,如有落空感即进入肩峰下滑囊,在滑囊壁处切开松解2-3次。
5)外手法
用手指垂直下压滑囊,以排出囊内的滑液。
6)注意事项
针刀不可刺入过深,不可到达骨面,以刺破滑囊为度,以免伤到神经、血管。
7)疗程
针刀治疗7日1次,4次为一个疗程。
一个好的方法技巧一定源于一个好的理论知识
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