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最近的一百年内,突然加速了改变生存方式的步伐,使直立行动为主的生存状态迅速一下子演变成了坐立位为主的工作生活方式。只要回首一下20世纪初,我们都会记得,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是以直立或站立为主的姿态,如跋山涉水,扶犁耕作,劈柴挑担,挥锤炼铁等。但是,随着工业机器化的进一步发展,工具是越来越先进,这对脊柱或直立进化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当然,与直立行走相比,制造工具更应该看作是区分人与猿的标志。但仅仅几十年的光景,在目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发展中国家),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以车代步,以机代人,以自动代人动的坐立位为主的生存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仍在迅速地向全球蔓延。这当然使人类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大大地失去了直立行走、活动脊柱的时间和空间。更糟糕的是,由此使得机体(尤其是脊柱)产生了新的生物力学的种种不适应。
应该说:“直立行走”这种独特而奇异的活动方式对于人类的改变,无疑是个巨变。它不仅解放了双手、开阔了视野,而且为其在其他方面的演化奠定了基础,比如人类脑量的膨胀。但是,人类的大脑经过高度的进化,已经远远超越了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大脑,其容量扩充了3倍。可见,大脑细胞的增长进化和机体形态学、工程学的进化远远不成比例。有人开始预想,今后的人类会像幻想中聪明的外星人一样,拥有一个巨大而发达的大脑,而四肢和躯干(脊柱)则变得十分短小。“头脑发达,四肢短小,身材低矮”似乎成了未来人类文明的标志。但笔者认为,这其实并不是理想的人类。
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直立状态下脊柱及四肢运动功能的保持,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享受生命的需要。然而,当历史进入机器自动化时代,汽车和电脑等已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已是电脑(互联网)和汽车的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长期坐着工作,出门驾车或坐车,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对机体的活动锻炼机会,这使得脊柱的静力性损伤(也就是坐着劳损)在所难免,更甚的是这种生活工作方式对脊柱造成静力性损伤的机会越来越大,致使其形体结构遭受损害而失去稳定或发生退行性变。另外,在这个时代,人们由于长时间坐着、弓腰、驼背、跷二郎腿等,如此不良姿势时间过久了,自然会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度,也必然造成脊柱的形体结构损害而平衡失调——脊柱失稳。总之,这些损伤或劳损为脊柱障碍的发生或脊柱相关疾病的爆发埋下了潜在的基础。也因此,颈肩腰背酸胀或不适的人越来越多。
再者就是:在这个空调和冷饮的享乐时代,人们经常吹空调、喝冷饮,不得不使本已劳损的脊柱组织遭受风寒湿邪的内外夹击或侵害,致使其脊柱区是寒凝阻滞不通。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这里有损伤或劳损,风寒湿邪自然就会侵犯这些部位,此真可谓是“雪上加霜”。因寒湿阻滞而引起脊柱的气血运行系统受到阻碍——“脊柱障碍”就出现了,“不通则痛”——因而,颈肩腰腿疼痛和不适的病人越来越多。另外,现今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其实也是因为脊柱的结构和功能在当今的这种工作和出行方式、以及空调和冷饮的环境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错位、阻滞或紊乱),尤其是脊柱的通讯网络系统的阻塞或不通,继而使其信息通讯和气血运行缓慢或发生障碍,这就是其缘故。还有就是:脊柱的慢性损伤和失稳以及寒湿的阻滞也会导致对脊柱区信息渠道的障碍而引起相关的脏腑及五官疾患。据我们研究统计,由脊柱问题而引起的相关脏腑病症可以多达种……。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盲目研究开发过于懒散、甚至违背脊柱力学基础和通讯网络的工具和机器。因为,这些工具使人们在过于卷曲和静止休闲的脊柱力学状态下工作和生活,直立人类的生命优势正在逐渐颓废,甚至逐渐失去直立生存的进化动力。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懒惰的思维去“光大”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人类将会为自己的懒惰付出更大的代价,尤其是脊柱健康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现在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反省一下目前的“幸福生活”,重新审视一下人类为这些“幸福生活”所发明的过于助长脊柱懒惰的比如汽车、电脑和空调等这样的机器!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需要研究如何在充满乐趣的方式下,通过协调运用肢体(四肢)和躯干(脊柱)的运动功能来完成和享受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注明:本内容来自1号空间健康总顾问*开斌院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