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观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驻扎在我们的脑海里。
走路作为一项中老年人青睐的运动,它强度不大,运动效果好,非常适合上了年纪的人。走路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中国古老中医论述为“百炼之祖”,被誉为人类最好的医药,这并非虚言。
有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性的健步走计划,可增进人身体许多部位的健康。不过,在走路时也要注意一些禁忌,尤其是年过60岁的老年人,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三不要”,才能更健康。
走路像一味“长寿药”,只要开始走路,身体就能受益刚开始走路时,人会感到精力充沛,肺部功能会增强,身体也会开始消耗脂肪。走路一小时后,免疫力会逐渐增强,能明显感觉到身体舒畅、压力减轻,此时脂肪也燃烧起来。
走路一天后,肌肉会开始重建增强,心血管也变得健康,人会感到精神更集中了,工作、学习的效率也提上来了,走路一周后,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会降低,耐力会得到增强,身体也开始变苗条了。
走路一个月后,身体变得强壮,体内脂肪开始减少,大脑也变得更灵活了,走路一年后,耐力增强,心跳变慢,预期寿命也可能随之延长了。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在年发布了一篇关于走路锻炼的文章,该文章也通过科学的论证总结了走路锻炼给各个人群带来的诸多好处。
文章研究指出,40岁以后,相比于每天走路步的人群来说,每天走路步的人群的死二风险降低了约51%。
总体来说,走路作为一项锻炼简单易行的运动,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能够长期坚持,达到锻炼健身、减少疾病的发病率,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医生提醒:年过60,走路牢记“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功能逐渐衰退,但是坚持适当的锻炼可以有益健康。走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适合老年人。
然而医生提醒,年过60岁,走路时要注意“不要”,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一不要:不要饭后马上走路
饭后马上走路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饭后百步走可能还会导致危险。
因为,饱餐后人体的血液会更多地集中到胃肠部,加强消化功能,这时若从事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
二不要:不可长时间走路
自从有计步软件出来之后,很多人也会拼步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长时间走路的问题,这真的好吗?据统计,对于一般人而言每天步行步时间上也就是45-60分钟之间)是比较利于身体健康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个步数是逐渐减少的,中老年人,每天步行-就差不多了。
如果超负荷的走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伤害关节,使得肌肉受到损伤,(会对膝盖、脚踝以及脚后跟的韧带造成损害)。二是会造成内脏一一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三不要:不要在恶劣天气下走路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雾霾等不利于身体健康。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走路,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果必须出门,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帽子、口罩等,以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走路加点“小动作”,锻炼效果更佳一字步:
左右脚轮流踩在两脚之间的中线位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模特走的“猫步”。
一天步左右,再切换成其他走路方法,如此走路通过腰部肌肉用力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甩手大步走:
走路时上身挺直,头抬高,步幅大概同手臂长度,同时前后甩臂。每次走10~15分钟为宜。舒张腰部、背部肌肉,缓解腰背疲劳防驼背。
走跑交替:
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交替运动。也可快跑60秒后快走分钟,交替进行。每天走、跑交替20分钟左右,增加燃脂效率,帮助减肥。
举手走:
双臂上举,呈表针“10点10分”的角度,抬头挺胸行走,可适当降低速度。每天~00步左右,手臂即可放下来。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的肌肉,可以预防颈肩疾病。
以上几种走路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