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一吹就头痛,是咋回事?
进入秋冬季节,最常见的头痛莫过于受凉风头痛。这种头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吹了凉风它就疼,着了凉气就疼,或者洗头没弄干就出门也会疼。
那这种“受凉了”引起的头痛到底是咋回事呢?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十二经脉中所有阳经都汇聚于此,你看即使再冷的天,脸都要暴露在外,但你并不会觉得冷。也正是因为头部阳热气盛,毛孔时常处于开张的状态,所以那些风邪、寒邪啊随随便便就进来了。
换句话说,风寒入体,头部首当其冲。而寒又有凝滞收引的特点,寒气往回收的同时,会把经脉捆绑的紧紧的,气血走到那里,堵住了,像那个自来水管一样,一扭一打结,那水就过不去,只好不断的冲击水管内壁,在人体而言,这个时候的感觉就是痛,也叫不通而痛。
其实,这种头痛是跟风寒湿气相关的。中医称之为风寒型头痛,有风、有寒,它就会疼痛。
所以,凉风一吹就头疼的朋友要注意了,你很有可能是受了风寒。也就是中医里最常见的外感风寒、风邪所致的头痛。
那么,如何缓解、赶走磨人的头痛呢?
中医讲辨证施治,要想真正缓解风寒头痛的话,还得对症下药!
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41岁的胡先生,说是患偏头风已经十多年了,每次只要是吹的风凉一点就会发作,头痛如劈,十分痛苦,反复延医。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予氟桂利嗪(西比林)、尼莫地平、加巴喷汀、卡马西平等药物口服,疗效不佳。1周前夜归受寒,再次发作。
刻下症见:头痛,以双侧太阳穴明显,呈阵发性发作,锐痛,腰背酸痛,口干苦,舌红瘦偏暗,苔滑腻,脉弦。
辨证:风寒外束,太少枢机不利,日久化热,入络。
治法:疏风散寒,和解太少,清泻郁热,通络止痛。
看到这个情况,就给他开了个方子——但见
方药:黄芩,柴胡,法半夏,羌活、独活,川芎,细辛,防风,柴胡,藁本,刺蒺藜,白芷,蒲公英,石膏,钩藤,蔓荆子,野菊花,地龙,吴茱萸,川牛膝,乳香、没药,五灵脂。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胡先生喜形于色,诉:服药后头痛明显好转,现颈肩强痛,腰酸胀,稍感腹胀,时有打嗝,红瘦,苔薄稍滑,四诊合参之后原方进行加减,7剂,水煎服,每日1剂。
其实本方就是记载于《医宗金鉴》四十三卷的芎芷石膏汤进行加减运用的,原方由川芎、白芷、石膏、藁本、羌活、菊花组成。
方中川芎味辛性温,《神农本草经》云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白芷,《神农本草经》载其功效主治:“风头(头风)侵目泪出。”《名医别录》载其能疗“风痛头眩”。石膏性辛大寒,味甘,《药性论》谓其“治伤寒头痛如裂”。三药合用,辛能止痛,温能散寒,甘寒解热,加用藁本、羌活祛风散寒、止痛,菊花疏散风热、祛风明目,主治外感风热,太阳枢机不利之头痛,此为该方使用之常法耶。
胡先生呢患病时间较长,所以需要结合个人情况来具体论治,前后治疗一月有余,各不适症状消失。其实像胡先生这种情况的患者是很多的,那么日常的预防就要多加注意!
预防的方法
①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颈部的保暖,可以选戴棉帽、围巾,避免头颈部受寒,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②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或长久观看电视电脑手机,以免颈动脉狭窄导致头部供血不足会加重头痛症状。
③积极选用中医药温通散寒、舒筋活血之法,可有效解除急性症状,并预防其复发。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介绍的方法主要用于因吹冷冷出现的头痛。冬天也是脑梗塞、脑溢血等脑血管疾病高发时令,如果年龄大,原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患者,一旦出现头痛等症时,切忌“头痛医头”,医院查治,不属本法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