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吕智程,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适宜人群
习练本招式有助于改善甲状腺亢进或者减退、哮喘、各种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慢性扁桃体炎、颈椎病、肩周炎、胸椎小关节紊乱、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
侧首湾肱,抱顶及颈。
自头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侧头屈肱肱贴脸,掌过颊腮抱颈间。
从头收掌用力猛,左右轮换做一遍。
呼吸平静身笔直,马刀护心身体安。
招式重点锻炼经筋
手太阴经筋
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拇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汇合,达于季胁。
本招式能够调理手太阴肺经,经常习练可以对肺、大肠、胃、肾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
相关经筋疾病
颈肩部支撑不舒服;拘挛牵引性疼痛;胁肋拘挛难以扭转;肺气上逆而致吐血。
预备式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溦屈。调整呼吸,凝神静气,排除杂念。
九鬼拔马刀
双脚跟并拢,双手向两侧外展至与肩同高,掌心向上。
右手置于脑后,手指按住耳朵,如抱头状。
左手掌贴于体后,尽力上抬。
动作要领
上体左右拧转时尽量保持中轴正直。呼吸时能感觉到从肩胛部沿手臂内侧,直至拇指处有牵拉感。
易犯错误与纠正……
脚不动,身体从左侧尽量向后转,中轴正直。此处为定势,身体转过去之后要定住,静立三个呼吸以上。
结束式
两手平展,掌心向下。吸气,两臂犹如向上环抱一个大球体,头仰视手指。
呼气,两手缓缓落下,目视前方,调呼吸。
小编说
头部扭转时适当使用一定对抗力量对于颈椎病防治效果良好。
右转身体动作与左转身体动作方向相反,姿势相同。
练功功解
本招式通过手臂的上下环转,再加上颈部的配合运动,舒展和按摩了颈部的甲状腺,增加了其血液供应和淋巴液的流动,能够有效的改善甲状腺的功能亢进和减退,对甲状腺的功能恢复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的调节肺经、刺激胸腺、改善人体免疫能力。
手太阴经筋分布于大拇指、上肢内侧前缘及肋间。初期练习时,臂前肩下会有发酸发胀之感,久之自然消失。常练此招式,手太阴经筋循行部位会有麻热的感觉,进而畅通轻快。
养生之道
寅时深度睡,肺强精气沛
本招式对应手太阴肺经,旺时为寅时,即凌晨(3点~5点),此时手太阴肺经经气流注最旺。此时正处于熟睡的第三个阶段,是养肺经的最佳时机,而最好的养肺方法是一定要有好的睡眠。这个时候是人体气血和心理由静转动的过程,需要通过最后一个深度熟睡的睡眠状态来完成,切忌有人打扰。“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也是肺病患者症状最为强烈之时,常因剧咳喘息憋闷而醒。治疗上,一定要提前进药,不可到3时才进药。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平时应该经常食用清肺补肺的食物,如白木耳、百合、鲜藕、猪肺、海蜇、柿饼、枇杷、荸荠、无花果等。
心理剖析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人因忧愁而痛哭流涕,涕,便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中医学总结肺在情志主悲,肺虚会产生自卑;担心、易哭泣、心理过重等问题;肺实症则会导致自卑心理减少,而自负心理过强。
本招式问答
问题一:什么叫做“肩周炎”?
回答:肩关节周围炎,一般称之为肩周炎,也有人称为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或肩凝症。肩周炎是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炎症反应。引起肩周炎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肩关节及其四周软组织退行性病变,感受外伤、风寒、湿邪、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按照中医的理论,肩周炎应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按中医的传统理论,它的病机有虚实之分,但其主要病因是因气滞血淤而使肩部的筋脉失养。治疗肩周炎,应该以改良肩部的血液循环为主,祛除肩关节和四周肌肉组织中的风湿邪气,使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四周软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都得到充分的滋养。
肩关节的运动主要与手臂的运动相关联,手臂的运动主要有前屈与后伸、外展与内收、上举与降落、外旋与内旋等。肩关节和手臂的运动涉及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喙肱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大圆肌、背阔肌、斜方肌、冈上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等。在易筋经韦驮献杵、九鬼拔马刀动作中对这些肌群都有集中性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