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以针为笔,以灸为墨。苏秀贞,多年致力于针灸临床,独创“振针助力针法”,擅用“改良无痛麦粒化脓灸”,两项目均入选山东省卫健委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推广项目。医院针推中心主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针灸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名中医、资深潍坊名医、澄江针灸学派传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及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医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受益于中医,书写着中医传承的华章。
苏秀贞(右二)
孩子重病本想放弃,中医立奇功
家住奎文区的小宇(化名)感冒后引起了病毒性脑炎,医院时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人劝小宇的爸爸妈妈放弃孩子,因为即使救活了,也会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拖垮整个家庭。看着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孩子,如今要面临死亡,小宇的父母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他医院救治,但也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着小宇的生命。
心灰意冷的小宇父母回到潍坊,找到了苏秀贞。"孩子刚来的时候,情况非常不好,身上插着管子,胸部以下瘫软如面条,只有双手不受控制地来回挥动。"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苏秀贞仍记忆犹新。当时因小宇身体条件太差,无法做康复,苏秀贞便与同事一起,先给小宇轻手法推拿和针灸治疗,令人意外的是,半个月左右,小宇的胃管可以拔掉了,可以喂饭了。经过系统化治疗,小宇逐渐开始会坐了,听力视力也慢慢恢复了。在经过半年的全面治疗后,小宇已基本康复。
苏秀贞在临床治疗中,善于灵活运用针药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患者、各种疾病进行恰当治疗,正是践行了这一点,全国各地的不少患者都来找苏秀贞进行针药灸结合调治。
师古不泥古,自创针法灸法
时光荏苒,苏秀贞从事针灸临床已有30年的时间,从医的每一步都是点滴积累。她的父亲及亲戚多人从医,自幼耳濡目染被父母灌输了爱病人如亲人的理念。为此,经过她多年临证反复思考、改良传统行针催气针刺手法,“振针助力针法”便由此形成。
常年从事冷库储藏工作的刘先生,由于反复进出冷库,近年来饱受肩背部疼痛困扰。他遍访名医,前后花了不少钱,但是疼痛未见好转。偶然的机会,刘医院找到了苏秀贞。苏秀贞给他第一次扎针,他就感觉到跟以前的治疗效果不一样。“紧接着,我又多次找苏主任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刘先生说,之后,他才了解到这原来是苏秀贞自创的“振针助力针法”。苏秀贞表示,扎针无外乎提插捻转,但是不同的人扎同样的地方扎出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疗效差距也很大。她的针法要求指力到家,然后通过静止性指力直注针尖,利用低频振动,达到激发经气出现所需针感及治疗目的。针灸强调针感,而“振针助力针法”于年入选齐鲁医派中医药特殊技术推广项目。
“针灸”除了“针”以外,就是“灸”了,苏秀贞本着减痛增效,师古不泥古,改良传承创新的原则,多年临床不断思考并拿自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亲身体验灸感及疗效,不断改进操作细节,自创“改良无痛麦粒化脓灸”。该项目于年入选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推广项目,于年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项目,年入选参编山东省卫健委统一组织编写的《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集萃-中医外治技术分册》。
注重言传身教,把患者放在心上
苏秀贞临床善于针药灸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面瘫、中风偏瘫、带状疱疹、失眠、慢性胃炎、卵巢功能低下、头痛、眩晕、亚健康调理等,尤擅岐黄针治疗各种疼痛性、瘫痪性疾病,无痛、快捷、高效。除了自身业务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她还特别注重言传身教,授业同时更注重传道解惑,多用启发式带教,注重医德培养,每一次接诊都需详细问诊、仔细查体、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苏秀贞常和学生们提起的一个病例,当时有一名患者,自诉颞下颌关节炎10年余,医院诊治,医院找到她后,患者要求进行针灸治疗,对这一“诊断明确”、治疗目的清楚的患者,却在她的脑子里打上了一个问号。在详细问诊及查体后更加重了她对这位患者诊断上的疑惑,她随后为该患者安排了MRI检查,结果为腮腺占位并有两处淋巴转移,及时转至外科进行治疗,该患者虽恢复良好但终因有转移而留了后患。“10年了,哪怕有一次独立思考、独立检查、独立诊断也不至于有了转移才被发现。”苏秀贞提醒学生,在接诊患者时要独立思考、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切勿因病小而轻忽。
针灸作为古老的中医疗法,几千年来,绵延不灭,生生不息,尤其在充满压力的当今社会,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的疗法,在治疗面瘫、小儿脑瘫、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带状疱疹、肥胖、头疼、眩晕、胃痛、腹痛、腹泻、痛经、不孕内科杂病、亚健康调理等方面,愈发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苏秀贞作为一名中医,也会始终坚守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抒写治病救人的大医情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路欣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