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郭兵权
到武汉已经十余天。记得刚接到通知,我的心里面感到一丝的紧张和兴奋,看着网络中那张疫区地图,湖北武汉被涂成深深的红色,我也有些焦虑。但正如领队李国庆主任在出发前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医务人员要重视,但不要恐惧,有两个事实,一是新冠肺炎致死的医务人员,最年轻的才35岁,说明这个病的凶险;另外一个事实,全国万名支援的医务人员感染率为零,说明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想明白了这些,我心里面也就踏实了下来。
医院具有重症呼吸背景,又是中医专业的几个医生之一。医院支援医疗队最初成立之时是准备至医院进行支援,现在突然说要去武汉,我有些犹豫。家中妻子刚怀孕五六个月,又有三岁的孩子,最近一个月来,为减少交叉传染风险,我的饮食起居均在一个独立的房间,家务全部由妻子承担。我去武汉支援,妻子的负担可想而知。但考虑到疫情支援既可以缓解武汉地区医疗人员的紧张,又可以近距离观察总结病情,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她听到消息后愣了一下,在确认我不是开玩笑后笑着说,那你做好防护,我给你收拾一下衣服。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请她前来照顾,电话中,我明显听得出妈妈的语音,有些哽咽。
飞机终于到了武汉,我们下了飞机,武汉的志愿者引导我们乘车去驻地。车窗外淅淅的下着小雨,橘黄色路灯,空旷的街道,稀疏寥寥的车辆,这与其他城市的深夜并没有明显的不同。相比疫情地图那深深的红色,车外的武汉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唯有途中散在可见的卫生隔离点、街边的标语条幅,提示着这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为严重的地区。
到达驻地后,我们一方面等待任务,一方面积极训练防护服的穿脱。经过多日的训练,我们对防护服穿脱的流程已经基本完善,对其中的细节要点,也已经把握到位。任务也终于到来。
医院李国庆主任、程平、黄海宁和我四位医生,和周口市的20位护理医院。医院是由黄陂体育馆整改而来,共有张床位。经过一天的培训,我们开始进舱工作。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冠患者,我的心中难免有些紧张,但经过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病情、察舌、摸脉,我感觉除了防护服,这与查看其他病人并没有明显的不同,我的心情也渐渐舒缓下来。查房时,病人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感恩感谢的话,我们医护人员的心里也感觉暖暖的。
美国特鲁多医生有一句名言“有时能治愈,常常是缓解,总是去安慰”,医院表现得更为明显。面对着未知的病毒,长时间的隔离,病人难免焦虑。鉴于这种情况,前期的医疗队已将广场舞这一国内最为普遍的群体运动引进舱内,配合着激昂的轻音乐,既锻炼了身体,又缓解了情绪。
我们来到后又进行了改进,查房时我们发现部分病人存在睡眠不佳,伴有头痛,肩颈不适等问题,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经验,指导病人进行穴位按摩,简单、方便、有效。李国庆主任更是在经络学习的基础上,借鉴八段锦,发明了保健养肺操,在病人之间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经过各位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病人一批一批的好转出院,3月7日,医院达到关舱标准,顺利关舱。看着病人欣喜的笑容,我们也深感骄傲。疫情尚未结束,我们时刻准备着,等待新的任务到来。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