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锻炼的益处
研究发现,我们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液流动,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且走路可调动身体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活力和总量。以下为走路对血管的作用,主要是四个方面:
①增强心脏功能②增强血管弹性③加速血液循环④减少血凝块形成,降低心梗发病率上述介绍表明,走路对心血管确实有保护作用,不妨试试每周多走些路来锻炼身体。
图源:网络走路锻炼的正确方法
不同人群的运动能力不同,因此在走路锻炼上也会有差异,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给出每天步行量的推荐范围:
老年人:每天≥步身体虚弱者:每天≥步身体健康者:每天≥步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走路锻炼的步数,坚持锻炼可强身健体,养护血管。
健步走,你走对了吗?
①速度有讲究: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②频率有讲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③指标有讲究:心率~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步为上限。
这样走更健康
01、选择适宜的场所走路运动可选择熟悉的街道或公园,最好有塑胶跑道、柏油路、草地或山野的步道等。尤其是塑胶跑道,这种跑道有弹性,对膝关节的反冲力较小,且没有车辆,更加安全,是步行健身走的理想场地。
02、鞋子别太重
走路时要最好选择运动鞋,鞋底尽量要稳固,不能太柔软。如此坚持下去,可有效缓解踝关节和足底筋膜疼痛。鞋子要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可解决走路时出现的腰疼问题。
图源:网络
动作要领
健步走的基本要领有16个字:身体直立、曲臂摆动、中轴扭转、合理步幅。1.身体直立:我们在自然行走基础上,还要做到抬头挺胸、腰背挺直、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
2.曲臂摆动:走路时双手放松、握空拳,肘部自然弯曲90°;双臂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摆动手向上摆时不超过肩,向下摆动时不超过腰部。
3.中轴扭转:伴随着摆臂,躯干以身体中线为轴自然扭转。中轴扭转的目的是加强腰部的锻炼、减小腰臀比。
4.合理步幅:迈步时脚后跟先着地,逐步过渡到脚尖;脚尖朝前,大腿肌群主动发力带动小腿跟上。比较合理的步幅=身高×0.45。
比如:身高1.6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2厘米;身高1.7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7厘米。
如有需要可以选择这三种方式走路锻炼
一字步
走一字步也叫走猫步,也就是平常说的模特步,特点是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间的中线上。走一字步时会频繁扭跨,如此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同时起到增强腰部力量的作用。
踮脚走
踮脚尖走路,可以用前脚掌来触地,双腿交替向前移动,锻炼踝关节力量,增强小腿肌肉力量。
“10点10分”走
两只手臂分别斜向上举,姿势就像表针指到“10点10分”的位置上。走路时要抬头挺胸,每天坚持步。这种走路方式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肌肉,缓解和预防颈椎疾患。
走路常见的4个误区
1、速度求快
大多数人认为锻炼强度越大越好,这是错误的,尤其是走路跑步,如果一味强度运动强度,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2、早起猛走
晨起锻炼要注意及时补水和吃早餐,严禁空腹便开始锻炼,这会导致血糖过低,如果是心脑血管病人可能出现疲乏无力甚至晕倒的情况。3、寒暑无阻
外界的极端温度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寒热交替、早晚温差大的时候,因此平时要留意这类天气变化,尽量在室内运动。4、走路贪多
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