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了。随着日期的临近,气温也在逐渐降低。
而目前也正是考研的冲刺期,保重身体自然是重中之重。那么,除了待在被窝里一动不动,还有什么好的保暖方法呢?
一、饮食结构优化
冬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饮食结构上进行一些调整。
在蛋白质的摄取上,我们可以食用羊肉、牛肉、鹿肉等。这些肉类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这些肉可使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还可以选择一些含碘的食物,例如海带、紫菜、海蜇、蛤蜊、大白菜、菠菜、玉米等,可以促进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甲状腺激素具有生热效应,它能加速体内大多数细胞的氧化过程,增加产热,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抗冷御寒。
当然,我们还可以食用一些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的食物。例如生姜通过加速新陈代谢提升体温;红枣则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提升体温。生姜或者红枣泡水都是很不错的。大蒜能促进维生素吸收,从而加速能量代谢,为身体增温。
二、加强运动,尤其户外运动
有些人认为现在天气寒冷,要减少户外活动。但是,越是寒冷,越应该多加运动。
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
但是要注意,冬季的户外运动不需要太过激烈。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足够了。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脂肪的产热能力比肌肉差很多,因此增肌也是一种提高体温的好方法。
在锻炼时间上,下午进行锻炼比较好。上午,身体从睡眠中苏醒,血压和血糖指数激增,此时最好不要运动。晚上,特别是在睡前,激烈的运动会让身体到达兴奋状态,不利于睡眠。
三、保暖衣物不能少
其实穿衣是很有讲究的。很多研友们口罩、围巾、手套、帽子齐上阵,裹得严严实实的。暖和是暖和,但抵抗力却差了,流感一来就倒下,可见,保暖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首先,要知道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尤其有些人不喜欢穿袜子,其实建议还是买双保暖吸汗的棉袜穿上。
其次,我们还需要如手套、棉袜、围脖、围巾等保护手、脚和颈部等对寒冷较敏感的部位。腹部也要注意保暖。因为腹部是多种脏器集合的地方,和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因此必须维持适当的温度。稍不注意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最后还要注意,保暖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因为衣服只是起到隔离的作用,减弱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本身不产生热量。所以当穿上一件衣服,只是增加了空气厚度,大幅隔离了体表热量的散失。但是,从生理角度看,穿的衣服过多过厚,会抑制体温调节功能的适应性,反而造成御寒能力减弱。
所以穿衣的时候,只需要感觉“不冷”即可。并且在面料的选择上,最好选用质轻又保暖的羽绒制品和隔风的皮衣。太紧的高领内衣或羊毛衫最好不要穿,容易压迫颈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或者犯困,影响复习效率。
总之,越是艰苦的条件下,就越考验人的意志。在大家都无心看书、只想窝在温暖的被窝,你就更要在别人不想学习的时候抓住这个空隙,让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拉开学习差距、来超越对手。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复习计划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更不能因为一些外界环境影响自己的计划。各位研友们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在这最后关头用健康的身体来迎接最终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