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医生,您好。我父亲半年前不慎摔倒,右上肢着地,受伤后右肩仅稍有疼痛,活动基本正常。因此也没有重视,自行贴了些膏药后感觉疼痛稍有好转。可最近一个月,右肩疼痛的症状逐渐加重,时常半夜因疼痛而惊醒,并且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出现了困难,医院后进行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右肩袖巨大破裂,需要手术治疗,这下我父亲想不通了,当时受伤后自己感觉肩关节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会产生肩袖破裂?为什么肩关节开始没有疼痛,现在疼痛越来越剧烈了呢?”
这位“父亲”的情况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当肩关节出现长期疼痛史时需要提防肩袖损伤的可能。肩袖损伤可分为急性撕裂伤和慢性劳损伤。急性撕裂伤常表现为肩部突然遭受暴力、摔倒时肩部着地等。严重的创伤可引起正常肩袖的撕裂,轻微的创伤可导致存在退变肩袖的撕裂。慢性劳损伤常见于肩部曾经受到过外伤,手、肘着地支撑不住引起肩部不适,而当时未引起注意。
肩袖损伤在60岁以上由于肩痛为主诉而就诊的老年人病人中非常常见,肩周炎是一种中老年疾病,一般不会发生于35岁以下病人,最常见的是原发性肩周炎,病因不明,自限性,病程通常不超过两年,如果35岁以下,或是超过两年的肩周炎,很可能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
临床上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由于症状相似,很容易造成误诊,肩周炎患者的治疗通常是当患者疼痛缓解后,应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包括划圈、爬墙等,而肩袖损伤的患者一般需要通过休息,限制肩膀活动,避免肩袖进一步损伤。功能锻炼对于肩袖撕裂的疼痛没有效果。一旦被误诊为“肩周炎”,则会使患者病情愈加严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肩袖撕裂,这是一种致残性很高的疾病,应引起重视,肩周炎的诊断以活动度明显受限为主,肩袖损伤的诊断还是以无力为重要依据,通常需要专科体检及磁共振才能明确诊断。
引起肩关节疼痛的疾病很多,肩周炎、胸锁关节病、SLAP损伤、钙化性肩袖炎、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症等等,这需要相关专业医生的仔细体检和鉴别才能明确诊断。
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外展上举时疼痛,部分患者在晚上休息时疼痛剧烈;力弱:外展及外旋时明显,但肩关节可以抬起来,除非巨大肩袖撕裂;弹响,绞索:滑囊侧撕裂,瓣状翘起;活动受限:多数患者肩部活动范围是正常的,一些患者由于疼痛、无力,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正常轻度或一定程度的受限,以上举和外展明显,旋转基本不受限。
肩袖损伤发生后保守治疗仅适于肩袖非全层破裂,保守时间3-6个月,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阻断病理过程,解除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目前肩关节镜手术发展较为成熟,能够在镜下对各类肩袖的损伤、肩关节不稳、关节囊撕裂等肩周疾病进行微创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最为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
希望我的科普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