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缓缓地揭开她的面纱
历史是各种事件组成的,事件则由各式人物参与的,所以,要真正揭开历史的面纱,就要真正呈现出人物活动和行为意识的面纱。笔者近来阅读了许多还原人物真实形象的文章,得益非浅。例如,李辉写了晚年冰心最后的人生故事。冰心是怎样一位纯净的童心作家,大家都知道,无须我来多说。但是李辉的文章却透露了冰心晚年思想的变化。1983年,李辉走进她的家门,请她谈巴金印象,兼请她为当时的《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开设个人专栏“伏枥杂记”。晚年冰心的文章,正是因为大胆干预生活的勇气才赢得广大读者的敬仰。1988年,在“冰心文学创作生涯七十年展览”的开幕式上,萧乾发表了这样的感言:“可以向冰心大姐学习的很多很多,但我认为最应学习的是她那植根于爱的恨。那些满足于现状、维护现状、利用现状自己发旺的人,就生怕有人对现状有所指摘。其实,这样的人心里所爱的,只是他自己:他的地位、权势和既得利益,因而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处之泰然,那么熟视无睹。不能恨的,根本也不能爱。”是的,冰心晚年对如何总结“文革”教训,如何不忘历史,一直萦绕于心。1986年,“五色土”副刊举办过一次“难忘一事”征文,李辉将其中由当年的红卫兵、红小兵所写的回忆与忏悔文章,编选为《滴血的童心——孩子心中的文革》一书,请冰心写序,冰心欣然应允。开篇写道:“李辉同志送来十几篇《孩子心中的文革》要我作序。刚好前几天有位上海朋友给我寄来《新民晚报》上发表的巴金的《二十年前》,讲的也是文革十年中的个人经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和一百个孩子笔下的‘难忘一事’都记载着文化大革命中万民涂炭的惨状。”序的最后她写道:“孩子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只要他们把自己的‘难忘一事’永远铭刻在心,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一段话‘既无法律,又无规则,由单独一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心情领导一切’的史无前例的怪事才不会重演!”写下这些文字时,老人已有86岁。冰心最后十年的作品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她的随感。1988
年11月,她写过一篇《无士则如何》一文,明确提出了重视知识分子的问题。她指出:前几年,不少领导人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其后,又有人加了一句:无兵不安。这些话都对,概括得也非常准确。可惜尚缺一个重要方面——无士怎么样呢?士,就是知识、文化、科学、教育,就是知识分子、人才。“无士不兴”——这是冰心的结论。转眼23年过去,冰心如果健在,该是111岁的老人了。又例如,关于陆文夫的一生。有冬苗先生的文章介绍。冬苗先生说。有些事情不写下来,恐怕无人能知。陆文夫刚从苏州高中毕业,返回老家泰兴;在“华中大学”集训半年,又跟随解放*渡江,到“新苏州报”社当。偶而听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热泪盈盈,整个身心受到强烈震撼,夜不能眠,挥之不去,便专程去了一趟无锡城,到崇安寺雷尊殿去访问瞎子阿炳。那时,大概是1950年冬天,下了场罕见的大雪,天气极为寒冷,滴水成冰。陆文夫来得迟了,他没有见到《二泉映月》的作曲者;差了一步,瞎子阿炳已在半个月前过世了(正确日期应该是1950年12月4日上午9时许)
。正所谓,失之交臂,阴阳阻隔。瞎子阿炳的老伴董催弟(现误传为董翠娣和董彩娣)
,在阿炳灵前点香、烧锡箔。阿炳没有遗像,半桌上祗有简陋的白木牌位,写着“华彦钧之位”几个墨笔字。据他妻子董催弟说,阿炳是上吊自尽的。他虽给天津客人(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二人从天津来),录了《知心客》等曲子,一个铜丸(铜钱)亦没有捞到。那天起身,阿炳想弹弹三弦(家中仅有一把破三弦)
,取下一看,咦,蒙上的蛇皮,被老鼠啃了一个大洞,阿要触霉头!阿炳又犯瞎心思了,他想,这样寒冬腊月,怎么还会有老鼠出现?一定老天爷跟他过不去,不准他弹曲,不让他活下去啦…,再加上烟瘾发作,呵欠连连,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家中断粮已久,颗粒全无,借贷无门,饿得实在受不住。趁催弟出去讨点冷粥冷饭的当口,一个想不开,抽出道袍上的腰带,梁上一挂,去见阎罗王嘞!所以,瞎子阿炳(华彦钧)是上吊自尽的,不是如今《无锡市地方志》上记载,患病身亡。老陆这次探访,记录了不少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他请董催弟到前街“王兴记”吃了碗双浇面,包了几只小笼馒头给阿炳上供。临走时,塞给催弟八万人民币;那是旧币,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八元。
1950年,干部实行供给制:八元,已是老陆半个月的津贴了。第二年初春,他再去探望董催弟,催弟早已不在人世。这对患难夫妇先后过世,仅仅相差二十来天。可以说,对阿炳遗孀董催弟真正采访过的人,只有陆文夫一个。本文已经分页:【1】2赞相关美文阅读:·越过历史的端口·人类历史在“黑”中爬行·中国历史是一部与贪官污吏作斗争的历史·袁腾飞的历史与无关帝国主义(续)·能够写出“蚁工”们的历史吗?·士可杀
不可辱·积累·过往历史不过是“官样文章”的堆积物·历史是思想的历史·看看美国佬还会出什么新招数·怪异强拆·藩镇之乱·惊人相似的历史·德日对照
相差万里·清官是怎么变贪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