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称肩痛。肩后部疼痛住往连及胛背,称肩背痛;肩痛而影响上臂甚至肘手部位的,称肩臂痛。因其均以肩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部位的疼痛是由於肩痛而引起,故可统称为肩痛。
[病因病机]
1.气血不足:年老体虚或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肝肾精亏,气血不足,筋失所养,血虚生痛,久之,则筋脉拘急而不用。
2.外感风寒湿邪: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而不流,脉络拘急而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伸,痿而不用。
3.外伤筋骨:跌扑闪挫,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之,筋脉失养,拘急不用。
辨别真假肩痛
A·真肩痛:
1、有明显诱因,比如撞击、拉伸、劳损、风寒等,痛有定点。
2、有明显的活动受限。
3、夜里疼痛明显加重。
B·假肩痛:
1·痛无定处。比如心脏病多痛在左肩,胆囊炎多痛在右肩,肺癌会出现肩关节及肩背肌肉疼痛。
2·叩击不加重疼痛或者感到舒服。
3·活动受限不明显。
4·其他如类风湿、痛风等炎症,偏瘫,神经性疼痛和放射性疼痛,另外有些肩痛是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称之为“颈肩综合征”。
一·肩前痛,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上。
1·鱼际穴(同侧)
: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清肺泻火,清宣肺气
:主治各种咽喉病症,扭伤,头痛,肌肉肿痛,肘挛肢满,指麻肩痛,瘫痪等。
:0.3~0.5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挑刺。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注意:不宜瘢痕灸。
:属手太阴肺经。荥(火)穴。
2·三阴交(对侧)
: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调理冲任,益肾填精,通经活络,健脾安神、统血调经之功。
:统治三阴经所主治的病症。
:直刺1~1.5寸,局部酸胀,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散至膝。孕妇禁针。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二·肩侧痛
A·肩髃穴附近疼痛,病在手阳明大肠经。
1·三间穴(同侧)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清泻阳明,通调腑气,通经活络,舒筋利节。
:身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齿痛、鼻衄目痛;胸闷气喘、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痔疮;肩臂疼痛、上肢瘫痪;手指及手背肿痛、手指屈伸不利。扁桃体炎,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性结膜炎,青光眼,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等。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或向手背放散。可以向合谷方向透刺。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属手阳明大肠经,输(木)穴。
2·解溪穴(对侧)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①上下肢痿痹、踝关节病、垂足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
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寒则逆经而刺,热则循经而刺。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草鞋带。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
B·肩髎穴附近疼痛,病在手少阳三焦经。
1·中渚穴(同侧)
: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液门穴直上1寸处。
:清热通络,开窍益聪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以及肘间神经痛等。
:1、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并有麻窜感向指端放散。
2、向上斜刺0.5-1.0寸,其酸胀感可向腕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属手少阳三焦经。输(木)穴。
2·阳陵泉(对侧)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阳陵泉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有通经活络,行血祛瘀,疏肝解郁,清热化湿,祛风镇静,止痛解痉之功。。
:主治胁肋痛,肩痛,口苦,呕吐,*疸,便秘,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
: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
3·肩后痛,病在手太阳小肠经。
1·后溪(同侧)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后溪穴是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后溪穴是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2·束骨穴(对侧)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背腿痛,肛门痛
: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足太阳膀胱经穴
艾灸:艾灸对肩痛有较好的舒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患者应坚持配合针灸治疗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热敏灸温度不易过高,温和舒适耐受为度,体弱多病者时间酌减,湿气重者谨防水泡,循序渐进。饥、饱、醉、怒皆不宜艾灸。灸后宜搓脚踝(双)三百次,引火归元,不伤津液。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温,不着凉水,不食生冷,宜避风寒。温灸结束后将艾绒或者艾条隔绝空气闷灭,注意安全。
扫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