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针承浆穴,金针名下传。手指有麻木,複溜与肾关。若然食指痛,四花中穴添。
或取五虎一,亦见医名玄。侧三侧下三,医者疗手酸,并治腕关节,疼痛複无言。
症见中指(趾)麻,通山与通关。手指关节痛,五虎一堪选。特效诚如是,兼疗腱鞘炎。
手臂不得举,对侧针肾关。同侧四花中,疾恙去豁然。手痛难握物,列缺功效罕。
亦可重子穴,倒马针重仙。曾言左臂痛,特效在膝眼。肘部关节痛,灵骨必有验。
或取四花中,济世将壶悬。曾闻手抽筋,对侧针火山。两手见拘挛,泻曲针肾关。
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兼。若是大腿痛,金林血针连。脚部常抽筋,正筋指下看。
足跟疼痛症,且将委中拦。亦疗难行处,患者言腿酸。複治踝扭伤,功效不等閒。
腿软兼心跳,肩中与通天。脚麻外驷马,对侧肩中添。膝盖疼痛久,三金结善缘。
或可针肩中,拂云见欢颜。脚痛不履地,对侧九里玄。大腿风湿痛,同在一针间。
脚痛背心血,双凤尤关连。小腿胀痛酸,次白抱针眠。精枝如放血,何惧疾恙顽。
背面倘出血,笑指两腿酸。脚掌脚背痛,五虎四与三。点刺四花中,胸闷及时参。
小腹痛门金,腹胀亦可担。或是单背痛,重子与重仙。常遇双背痛,正士搏球先。
背连下腿痛,马快水应验。脊椎有疼痛,委中成方圆。问症心绞痛,火包黑血灵。
心跳如过速,心门爲俊英。肝炎针肝门,明*症应停。尤言添肠门,其效医者惊。
胆石疼痛症,木枝堪安宁。四花中外血,肺部胀闷轻。肺部有结核,四花外与中。
尔后针驷马,青囊成遵经。咳嗽与气喘,水金水通名。胃痛花外中,通关通山清。
呕吐总枢穴,脾大针三重。三通肾胃背,肾炎情独衷。兼疗水湿盛,堪笑周身肿。
膀胱肾结石,马快水中松。通天一针效,证候名水肿。肠炎门金穴,盲肠四花功。
内踝三阴交,肠疝去无踪。大小中外浮,五间亦奇功。尿急频频袭,海豹木妇松。
或是取肾关,乃歎指下宏。隐恙生殖器,下三*爲通。妇科与还巢,堪笑子宫痛。
兼开输卵管,祛瘤在子宫。何惧赤白带,持针治阴肿。久年不见孕,金针二穴耸。
细细查经痛,特效门金中。半身有不遂,灵骨大白用。或针九里穴,倒马妙无穷。
昏迷不得语,二会灵骨雄。舌强不能语,商丘正会通。四肢见颤抖,肾关複溜从。
取穴兼明*,何曾见平庸。对侧重子仙,中风手挛泷。血压高昂时,何不点委中。
下三*通天,四肢何浮肿。*疸上三*,医症若雕虫。风疹耳背血,驷马九里功。
失眠下三*,镇静二穴封。高热针大白,五岭亦可充。酒醉耳环血,正本莫飞彤。
癫痫金吉陵,疗症自匆容。鼻塞侧三里,一针气息通。上下静脉血,静脉瘤开壅。
血管有硬化,委中血自涌。四花中与外,亦可称上工。激增白血球,三*业绩丰。
睡中听咬牙,四花下针洪。精神疲倦久,鼻翼指下逢。皮肤诸多症,驷马一针同。
一、头部疾病
(一)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
(二)偏头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
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
(三)前头痛:
1、针火菊立止头痛。
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
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
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
(六)眉棱骨痛:
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
(七)感冒头痛:
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
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
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
配灵骨 大白
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
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
(一)视力模糊:
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留针,捻转即愈。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
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
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加针上白,效果更佳。
(四)目干涩:
针明*有效。配复溜效更佳。
(五)两眼睁不开: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
1、睑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白内障:
1、针下三皇,长期治疗有效。
2、针肾关、光明。
(八)迎风流泪:
1、针木穴特效。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3、久年老病可点刺三重穴。
4、花骨一穴之四穴(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叉口下每隔5分一穴)
5、眼发干、流泪:木穴 (食指掌侧第一节D线,四分法取三穴)
(九)角膜炎,眼痛、眉棱骨酸痛:三叉一穴
(十)偷针眼:灵骨(交刺)
(十一)眼跳: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2、针风市、复溜。
(十二)青光眼:
针下三皇、光明有卓效。
(十三)眼睛诸疾:分白、上白(食指、中指掌骨间上5分、1寸5分各一穴)
(十四)飞蚊症:
肾关(天皇下1.5寸) 光明(内踝尖后1寸,直上2寸)(书指即复溜穴)
三、鼻部疾病
(一)鼻膜炎:
1、骡马、通天、通关
2、驷马三穴(膝膑骨外上缘直上分别7.5、9.5、11.5寸)同时取6穴
3、指驷马 (食指背侧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三穴) 火腑海(前臂背侧肘下三寸,火山后二寸)迎香(鼻翼旁)
(二)酒糟鼻:
1、三棱针或七星针点刺正本穴,三四次即愈。(书)(己验证)
2、灵骨穴:(穴位见上)深刺一寸五分。
3背部脾俞、胃俞点刺出血有卓效。
(三)鼻出血:
针肩中立止。
(四)感冒多涕:木穴。(食指掌侧第一节D线,四分法取三穴)配重子
四、耳部疾病
(一)中耳炎:
外踝四周散刺出血。
(二)耳痛:
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
(三)耳鸣:
1、泻驷马补肾关即可停止。
2、泻曲陵补明*,亦可停止。
3、正宗(足底后跟正中,距足底5.5寸是穴)
(四)耳鸣、耳聋、重听:
腕顺二穴(手掌小指侧,距腕横纹1.5-2.5寸)配火串穴(手背两筋间,距腕横纹2.5寸)
五、口舌齿疾病
(一)下颌骨痛:
1、针火硬,配解溪穴效更佳。
2、点刺耳背。
(二)口眼歪斜:
1、四花外点刺,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2、三重点刺,再针驷马、通肾。
3、三重穴(足外踝尖直上向前外开1寸,三穴分别为距外踝尖3寸、5寸、7寸)
(三)中风失语:
1、针肩中,配商丘更佳。
(四)牙痛:
1、针灵骨,交刺侧三里、侧下三里。
2、灵骨(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左病针右,右痛针左,下针立止。)大白
若痛不止加心灵一穴,(前臂腕横纹上1.5寸。)[巳经验证,疗效确实]
(五)拨牙麻醉:重魁(大白穴下2.5分)
(六)口唇痛、口腔炎:上唇 下唇(膝盖下缘膑骨韧带上)
六、颜面疾病
(一)颜面神经痉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有效。
2、针腕顺一、二穴。
(二)面麻:
1、三重放血,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2、针风市、侧三里。
(三)三叉神经痛:
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外膝眼。
(四)面神经麻痺:(口眼歪邪)
1、足三重穴(足外踝尖直上向前外开1寸,三穴分别为距外踝尖3寸、5寸、7寸)
2、腕顺二穴(手掌尺侧,腕横纹后1.5-2.5寸)
七、咽喉疾病
(一)鱼骨刺喉:
1、针足千金有特效。
2、喉痛、鱼骨刺喉:足千金(侧下三里穴直下2寸,往后5分)
足五金(足千金穴直下2寸)
(二)喉痛:
1、耳后青筋放血。
2、三重放血。
3、足千金放血。
八、颈项疾病
(一)项强(颈痛)
针正筋、正宗立效。
(二)痄腮:
耳背放血。
(三)肩颈痛:
针肾关上、髀关。
(四)落枕:
1、针重子、重仙。
2、针正筋、正宗。
3、针重子、承浆。
4、针后溪、束骨。
5、失枕穴:(掌面小指第二节中央偏内侧二分上二分处{尺侧})
6、重子穴配承浆穴(手掌面,重子与合谷相对,重仙与灵骨相对)
落枕时颈项强硬涌左右转动者取后溪,不能前后俯仰则取束骨,或刺正筋、正宗亦有殊效。
(五)颈椎病:
1、正筋(脚后跟筋上,距脚底3.5寸)正宗(正筋上2寸)配人中或承浆
(赤脚郞中经验方)
2、水源三穴(小指掌面第一节尺侧D线,四分法取三穴)中白(手背无名指、小指的指掌关节下5分)手麻加肺灵(外关下0.5寸)(山村一夫验方)
九、上肢疾病
(一)手指麻:
针肾关、复溜特效。
(二)食指痛:
1、针四花中穴特效。
2、针五虎一特效。
(三)手酸:
针侧三里、侧下三里。
(四)指关节痛:
针五虎一特效。
(五)腕关节痛:
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2、手腕扭伤:侧三里 侧下三里
(六)腱鞘炎:
1、针五虎一特效。
2、手指痛、腱鞘炎:五虎一(拇指手掌第一节外侧赤白肉际,两指纹间六分法取五穴)
(七)肩关节扭伤、手臂不举:
1、针肾关特效。(对侧)
2、针四花中亦特效(同侧)。
3、针足千金、足五金。
(八)手痛不能握物:
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
2、针重子、重仙。
3、针肾关。
手抽筋:火串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配火陵(火串上2寸)火山(火串上4寸)
(九)上臂痛、手臂麻痺:
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有效。
2、神肩穴(肩峰与云白连线的中点)
(十)肩凝症、肩臂不举、肩痛:
1、针肩中有效。
2、补肾关、泻尺泽。
3、火膝穴(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即小泽下一分)指驷马(食指背侧第二节外侧,四分法三穴)
4、重子 重仙(手掌面,重子与合谷相对,重仙与灵骨相对)
5、足千金 足五金配肾关
6、三肩穴(手背大拇指掌骨正中央下三穴)
7、肾关(对侧)(即天皇副穴,阴陵泉下1.5寸)指三重(健侧)(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个)外关 阳溪 后溪(健侧)
8、八关穴(四指指掌关节下2.5分处,共8穴)
(十一)肩肿痛:
1、肾关、九里、侧下三里,
2、通肾、通胃、通背。
3、针肩中(上臂肱骨之外侧,肩骨缝下二寸五分。
(十二)肘关节痛:
1、灵骨特效。
2、针四花中亦特效。
(十三)手抽筋:针对侧火山。
手脚扭伤:外陵(承山外侧1.5寸)内陵(承山内侧1.5寸)
(十四)两手拘挛:
针肾关、泻曲陵。
十、下肢疾病
(一)坐骨神经痛:
1、针灵骨、大白特效。
2、委中青筋点刺放血特效。
3、骨关(手掌面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拇指侧}五分处) 木关(手掌面腕横纹中央下五分偏内侧{小指侧}五分处)配灵骨(第一、二掌骨结合处,即拇指、食指叉骨间之终端)下白(中白下1寸处)
4、火府 火梁 火昌 木府 木梁 木昌 金府 金梁 金昌 (府、梁、昌在大腿后侧分三行成三排,火居中,木居内侧;金居外侧,两侧距中线各2寸。从上至下距承扶3、7、10寸)。
5、三叉三穴(握拳取穴,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三个叉骨间)
6、正筋(足后跟正中央、距足底3.5寸)正宗(正筋上2寸)正士(正宗上2寸)
(二)大腿痛:
1、针叉三特效。
2、金林点刺亦特效。
3、腿痛无力:八关穴(四指指掌关节下2.5分处,共8穴)
4、大腿内侧痛:针神肩
5、小腿胀痛:木华二穴(中指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五分各一穴)任选一穴立解。(视频)
6、胀痛抽筋:木华二穴倒马,左右交叉取穴(掌面中指第二节中央两侧A线和E线)
(三)脚抽筋:
针正筋、次白。
(四)足跟痛:
1、委中青筋点刺特效。
2、针五虎五。
3、足踝、足背酸痛:五虎四(拇指手掌第一节外侧赤白肉际,两指纹间六分法取五穴)
4、足跟酸痛:五虎五(用上四穴治疗均以五虎二作倒马针)
(五)腿软无力:
1、针肩中、通天特效。
2、针木枝亦佳。
(六)脚麻:
针外驷马、对侧肩中。
(七)趾麻:
1、针下三皇。
2、足趾酸痛:五虎三(拇指手掌第一节外侧赤白肉际,两指纹间六分法取五穴)(视频)
(八)腿冷痛:
1、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胃。
2、腿弯痛:腕顺二穴(手掌尺侧,腕横纹后1.5-2.5寸)
(九)膝盖冷痛:
1、针单侧通天、通山。
2、针肩中。
3、三金点刺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4、胆穴(中指第一节两侧正中)
5、肩中(上臂肱骨之外侧,肩骨缝下二寸五分。
6、火膝(小指甲外侧角下2分)膝灵(中指甲内外角下2分)
7、心膝(中指背面第二节两侧处各1穴)配膻中
8、膝关节炎:肩中(两臂自然下垂,在肩骨正中肩峰穴直下2寸) 建中(两臂自然下垂,在肩骨正中肩中穴直下2寸)火府 火梁 火昌
9、风湿性关节炎:膝灵(中指甲内、外角下各二分是穴)火膝(小指甲下2分)
10、痛 风:骨关木关
(十)足踝扭伤:
1、委中点刺出血特效。
2、针五虎四。
1、针小节穴尤其特效。
3、小节(大拇指指掌关节黑白肉际上)云白(肩中穴内2寸)
(十一)脚痛不履地:
1、针对侧九里,下针即愈。
(十二)小腿酸胀痛:
1、针次白特效。
2、针肩中亦佳。
3、精枝放血尤佳。
(十三)两腿酸:
1、水通、水金。
2、针对侧七里、九里。
(十四)脚掌(背)痛:
1、针五虎三、四。
(十五)足趾痛:
1、针五虎三。
9、风湿性关节炎:膝灵(中指甲内、外角下各二分是穴)火膝(小指甲下2分)
10、痛 风:骨关木关
(十)足踝扭伤:
1、委中点刺出血特效。
2、针五虎四。
1、针小节穴尤其特效。
3、小节(大拇指指掌关节黑白肉际上)云白(肩中穴内2寸)
(十一)脚痛不履地:
1、针对侧九里,下针即愈。
(十二)小腿酸胀痛:
1、针次白特效。
2、针肩中亦佳。
3、精枝放血尤佳。
(十三)两腿酸:
1、水通、水金。
2、针对侧七里、九里。
(十四)脚掌(背)痛:
1、针五虎三、四。
(十五)足趾痛:
1、针五虎三。
十一、胸腹疾病
(一)胸腹侧痛(压痛):针驷马。(倒马针法)
(二)小腹侧痛:针驷马、通天、通胃。
(三)胸闷:
1、火山、火陵同时下针(禁用双手)
2、花中点刺甚佳。
(四)小腹痛:
1、针门金特效。。
(五)肚脐周围痛及腰痛:
1、针腕顺一、二穴。
(六)腹胀:
1、针曲陵、门金。
2、针灵骨、大白。
(七)胸部跌打伤:
1、针驷马穴。
2、四花中、外点刺亦佳。
(八)胸连背痛:
针驷马、承山、肾关、上白。
(九)肺炎咳嗽:
重子(掌面大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虎口下约一寸)
(十)气 喘:
1、定喘穴(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外侧{B线}四分法取三穴)配木炎穴(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D线}四分法取三穴)
2、水通 水金(口角下)
(十一)慢性支气管炎:
1、后椎(上臂肱骨外侧,距肘横纹上2.5寸,即三焦经的清冷渊上0.5寸)
2、首英(后椎上2寸) 育英(后椎上4寸)
(十二)胸胁痛:
二角明(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两节间取2穴,向小指方向横刺)
(十三)胁肋痛、乳房胀痛:火串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配火陵(火串上2寸)
火山(火串上4寸)
(十五)呃 逆:
1、火星上下穴倒马:(打隔特效)中指一、二节正中。
2、水通 水金
(十六)肝胆疾病:木灵(掌面无名指一、二节横纹中央外侧二分半处{中指侧})配木海 木神 三* 木*特效
(十七)急慢性胃肠炎:
1、四花中穴(四花上穴直下4.5寸)
2、大间 小间 侧间 中间 下间
3、指五金 (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
4、门金(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凹陷中,陷谷穴下4分内庭倒马
5、土兴二穴(掌面中指中央三分法取两穴)配灵骨
(十八)胃溃疡:水通(口角下5分)水金(水通内下5分)
(十九)十二指肠溃疡:
1、四花上穴(足三里前1寸)配门金(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凹陷中,陷谷穴下4分)
2、上溪穴(胃经之解溪穴前1寸)配诸溪穴
(二十)陈年胃病
1、灵骨 中白
2、通心 通灵 通关 通山 通天 任取2穴(大腿前面正中,膝横纹上分别为1、3、5、7、9寸)配通肾(膝内侧缘) 通胃(膝内侧缘通肾上2寸)
(二十一)顽固性便秘:奇门 奇正 奇角
(二十二)疝气:大间、小间、中间、外间。针刺:内踝及周围。艾灸:大敦穴
(左右交叉)。
(二十三)小腹气胀:
1、其门 其正 其角
2、水通 水金
3、门金
(二十四)便 秘:火串穴(支沟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
十二、腰背疾病
(一)背痛:
1、单背痛针重子、重仙立止痛。
2、双背痛针正士、搏球。
3、针驷马穴亦特效。
指肾穴(手背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四份法取三穴)重子(掌面与合谷穴相对)
重仙(掌面重子穴下一寸)
(二)背连下腿痛:
针马快水有卓效。
(三)肩背痛:
1、针重子、重仙特效。
2、针通肾、通胃、通背亦特效。
(四)脊椎骨质增生、压痛:
1、针明*、点刺委中。
2、针九时、腕顺一穴特效。
3、针四花中、副穴。(削骨针)
董氏奇穴特效针灸研修班邀您准时参加!(年1月6日成都)董氏奇穴乃董氏先祖所传医术,异于十二经脉络,所设穴道与部位与三百六十五穴略有不同,治法亦异,多在健侧远端取穴,安全效佳、功效颇著,素有三秒钟止痛之说,甚多难治之症,常藉针术神速治愈,另有渊源,自成一派。董氏奇穴名列台湾四大针灸流派之首,风行于世界各地,不论在欧美及大陆都掀起一片学习研究热潮。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为进一步推广董氏奇穴针灸特效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学术交流中心(国家卫计委主管)决定于年1月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董氏奇穴特效针灸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
各级医疗机构针灸科、中医科、骨伤科、理疗科、疼痛科、康复科从事推拿、软组织损伤、脊椎病、理疗、骨伤、康复、针灸、针刀等科室医师、理疗师和各从事医疗技术、教学、科研机构,以及从事医疗养生保健有关人员等。
02
日期
上午
下午
年1月6日
董氏奇穴三大针法总述及取穴技巧
一一部位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1—2个典型病例
1月7日
二二部位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三四部位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1—2个典型病例
1月8日
五六七部位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八八至十二部位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1—2个典型病例
1月9日
董氏奇穴诊断方法和机理
剖析董公及杨伟杰医案
1—2个典型病例
1月10日
怎样用董氏奇穴治疗常见、疑难疾病
解答问题、返程
03
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四、心法特色: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2、同气相求: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3、脏腑别通: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五、治疗特色:“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的治疗特色是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不孕症、妇科病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04
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安全、见效快,治疗范围广一、对各种痛症(包括各类骨质增生、颈肩背腰膝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三叉神经痛、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等)二、偏瘫、面瘫等三、妇科病、美容类(乳腺增生、不孕症、月经失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褐斑)四、精神系统类疾病(抑郁症、失眠)五、皮肤病(带状疱疹、牛皮癣、慢性湿疹等多种皮肤病)六、疑难杂症(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05
张洪增校长:
毕业于白求恩*医学院,退休*医。潍坊仁和针灸推拿学校校长,山东仁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医院副院长,灵枢书院院长,顺时健康世界联盟主席。顺时医学创始人,卯酉流注首用人,跨经调气针法、五输穴脉针先用人,流注思想治未病奠基人,张氏顺时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代传人,实用*帝内经针灸倡导者,董氏奇穴针灸应用人,络脉研究学者,中医健康高级评估师,近代科技与古典中医结合学者,师从穴位埋线发明人陆建老师及传统针灸与董氏奇穴完美结合之胡光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跨经调气针法主讲老师(年—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指导老师*建设兵团特邀针灸老师(年)俄罗斯国际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年)《三圣经络玉匣》《实用董氏奇穴汇编》《五输穴穴位学》《灵枢素难针法》《流注大全》《内经董氏奇穴挂图》主编。擅长治疗:偏瘫、截瘫、面瘫、三高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疼痛、妇科、美容、治未病等。
06
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授予结业证书或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07
年1月5日—10日(5日报到,6日—10日讲座和临床示教)
08
医院会议室(四川成都市二环路西一段号)学员报名后统一发送具体报到交通信息
09
¥/人(一次交费,三年内凭结业证书免费复训。含报名注册费、授课费、资料费、证书费、合影等。食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优惠*策:提前报名并预付元,可享受如下优惠*策:1.预付元报名费可抵扣培训费元。2.提前报名者可获赠价值元的G全国疼痛培训班相关音频视频和文字资料(包含宣蜇人、董氏奇穴、王本正、齐永及王啸平等相关培训资料),请自备移动硬盘(也可由组委会代购)。
10
联系人:马老师 手机//
☆特别提示:为提高培训质量,此次学员名额限20人,请尽快联系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