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颈肩腰椎劳损乳腺增生胆绞痛,都可以用
TUhjnbcbe - 2020/12/18 12:46:0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丰衣足食,民主自由,许多女性都进入了职场,为梦想发声、为理想奋斗,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随之而来的并不都是欢乐与无忧,长期久坐使用电子产品办公,颈椎、腰椎劳损是常见;职场的竞争,使女性压力增大,许多“压力性“疾病也随之而来,如抑郁症、乳腺增生等;频繁的应酬,作息无规律,胆囊炎、胆绞痛等成为“都市病”也不足为奇。然而,你知道吗?无论对于肩部的劳损不适,还是乳腺增生、胆绞痛,甚至心性疾病,天宗一个穴位就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天宗穴在肩背部上,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程氏针灸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发现,天宗穴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化的,可以分为上天宗、下天宗、内天宗穴。上天宗在肩胛冈中点与肩胛下角之间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下天宗可以表达为:在上天宗与肩胛下角的中点;或者可以说:在肩胛冈中点和肩胛下角之间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内天宗的位置在上天宗与下天宗的中点向内0.5寸,与膏肓穴相对(膏肓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每个“天宗”的位置都有特定的解剖含义,不同的针刺能起到不同的效果,左右天宗的治疗作用也有各自特点。

天宗穴具体如何针刺?对应的疾病又是如何?左右天宗的特性又是如何呢?

首先,在具体介绍天宗穴的针刺方法之前,我们先一起了解天宗穴主治作用的记载:《*帝明堂经》有:主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外台秘要》卷三十九有:主胸胁支满,抢心咳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中:治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颔肿。《中国针灸学》:肩胛痛,肘臂外后侧痛,气喘。通过以上的记载我们发现天宗穴对于肩背部、臂肘部的疾病证候;胸胁部的疾病,包括呼吸困难、心绞痛等都能起到作用。通过临床的应用与总结,查阅相关杂志中的报导,我们还发现天宗对于乳腺增生症、功能性头痛以及胆绞痛等病症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天宗穴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丰富的作用与“天宗穴”包括上天宗、下天宗、内天宗是分不开的,与天宗穴的针刺方法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天宗穴的针刺方法与作用1、上天宗:在肩胛冈中点和肩胛下角之间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天部刺法:针尖止于冈下肌肌筋膜

左应心(胸闷);双侧应肺,应乳(胸闷、气喘、乳痈);肩痛;

上天宗的天部刺法可通过调节肩胛骨向外旋转角度,减轻对大小菱形肌牵拉力,调节与胸大肌、胸小肌力线关系,调整胸廓。不仅可用于解决肩胛部的问题,还可调整心、双侧肺、乳的问题。如心绞痛患者可在冈下肌处出现阳性反应点,针刺该穴可缓解心胸憋闷感;对于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胀痛,在天宗穴处刮痧或走罐可缓解乳房不适。

人部:针尖穿过冈下肌肌腹贴近肩胛上神经

右应胆,内脏疼痛反射区,可治疗胆绞痛。

2、下天宗:肩胛冈中点和肩胛下角之间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

天部:针尖止于小圆肌与冈下肌之间。若需刺激大圆肌,进针点再略下

下天宗的位置与肱三头肌长头相联系。肱三头肌过度牵拉,肩部下沉,会在下天宗的位置出现阳性反应点,相拮抗的肩胛提肌损伤、枕下神经出现异常。通过判断何种肌肉异常引起相应的疾病症状,再通过针刺,缓解相应肌肉痉挛可以防治肩背部疾病、头晕头痛等症状。

3、内天宗:在上天宗与下天宗的中点向内0.5寸,与膏肓穴相对。

从下天宗偏内进针,斜内刺,平刺,针尖止于肩胛骨内沿,菱形肌附着处。

一针两肌,通过改变肩胛骨内外张力,调节心后壁,影响心功能,防治心绞痛等疾病。

End

文字

程氏针灸

图片

程氏针灸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医疗机构

医院-医保定点(远大路青清商厦店)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肩腰椎劳损乳腺增生胆绞痛,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