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临床多以肩部周围(肩前、肩中、肩后)产生疼痛,一般肩前、肩中多见。肩关节活动功能(前举、侧举、后背伸,梳头、提裤)受限。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疼痛加重。有的患者一两年也能自行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小圆肌肌力增高。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肱二头肌的萎缩。
病因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中老年人,姿势不良、经常怀抱婴幼儿、不正确的上肢运动等所产生的慢性劳损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渐虚,再感受风寒而导致。
(2)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不当治疗,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3)95/的肩周炎患者,在对颈部做核磁共振检查,发现C2-C3/C3-C4/C4-C5/C5-C7/C7-T1颈椎间盘有突出(膨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椎体后缘有骨赘现象。
2.其它因素
肩周炎还会累及心、肺、甲状腺功能性障碍。胆道疾病会引发右肩部有牵涉痛。如果单纯性肩痛症(是指肩关节一个点位的疼痛),长期不愈,会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会累及临近组织,从而转变为真正的肩关节周围炎。
病理
病因1:跟姿势有关,如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导致颈椎生理弧度改变,从而导致椎间盘、椎旁肌腱韧带、神经、血管等组织发生变性。感受风寒,年龄因素。病因2:外伤会引起肩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我们具体对病因3进行研究:肩关节的运动,首先一定要了解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它属球窝关节,是上肢最大、最灵活的关节。肩胛骨呈三角形,外侧角有一卵圆形较浅的关节盂称肩盂,肩盂周围有盂唇以增深增大肩盂。肩胛骨上缘有一小而深的半圆形切迹,称为肩胛切迹,其上有肩胛上横韧带。从肩胛颈向前伸出钩状的喙突。肩胛骨的前面光滑,称肩胛下窝,为肩胛下肌起点。背面以肩胛冈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分别容纳冈上肌和冈下肌。肩胛冈向外上伸展形成肩峰,构成肩关节最上缘且与锁骨相关节形成肩锁关节。肩峰与喙突以喙肩韧带相连,肩胛骨与锁骨及肱骨相关节,主要以肌肉悬吊与躯干相连接。
锁骨为长骨,内侧与胸骨相关节,胸锁关节中锁骨向上后方突出。外侧与肩峰相关节。锁骨使上肢远离并间接附着于躯干上,增加上肢活动范围。
肱骨为长骨,近端膨大形成肱骨头,围绕肱骨头关节面与肱骨结节间有一浅沟,为肱骨解剖颈。
盂肱关节由肩盂及肱骨近端组成,肱二头肌肌腱于肩关节腔内止于肩胛骨盂上结节。肩关节主要是承担悬吊上肢的作用,除关节囊、韧带外,悬吊力量主要来自肩关节周围肌肉。
肩大小结节、肩峰等骨性结构及肩周韧带、短肌肉等限制了这一球窝关节的运动,同时稳定了肩关节。肩关节分别为向前、向后旋转、前伸、后伸、上举及下压。其中上举可达°,前、后伸35°,延锁骨长轴的轴向旋转可达45°-50°。最重要的功能上肢上举。上肢外旋:在上肢极度上举时必伴随肱骨头的外旋以使肱骨大结节能避开喙肩弓从而避免发生撞击。另外上举时肱骨的外旋运动还可放松盂肱关节下方的韧带结构使上臂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上举。上臂最大程度的上举发生在肱骨活动平面位于肩胛骨平面前方23°时。肱骨在肩胛骨平面前方的任一角度的位置上举时,均伴有肱骨干的外旋。最大限度上举时肱骨干外旋达35°。而在肱骨干内旋时上臂最大上举位于肩胛骨平面后方20°~30°的平面内,且此时上臂上举最大仅为°。其次,了解支配肩关节运动的肌群功能: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使肩胛骨上提而帮助上肢上举。上肢持重时,外力可经此组肌肉传递至颈椎,使颈椎受到挤压。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1~4颈椎的横突,肌纤维斜向后外下行,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作用: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呈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成斜方形。斜方肌将肩带骨与颅底和椎骨连在一起,起悬吊肩带骨的作用。斜方肌由第11对脑神经副神经和C3、C4颈神经前支支配。斜方肌受累,悬吊肩带骨会受限。肩胛提肌上提肩胛骨,同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使头后仰。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轻度回旋;两侧收缩,使颈伸。肩胛提肌使肩胛有上提作用,受肩胛背神经(C4,C5)支配,肩胛提肌受累会使肩胛骨上提受限。肩胛背神经是来自颈5神经根的与胸长神经合干的神经。菱形肌使肩胛上提并向脊柱靠近,受(C5)支配。菱形肌受累会使肩胛骨上提并向脊柱内旋靠近受限。冈上肌、三角肌使肩外展,是受肩胛上神经(C5、C6)和腋神经(C5、C6)支配,冈上肌、三角肌受累会使肩外展受限。三角肌、小圆肌使肩外旋,是受受腋神经(C5,C6)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受累会使肩外旋受限。肱二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屈曲;当肱二头肌舒张时,使肘关节伸展或前臂下垂。肱二头肌使前臂屈曲,受肌皮神经(C5,C6)支配。肱二头肌受累会使肘关节屈曲、伸展或前臂下垂受限。
臂丛由C5-T1神经根前支组成,起于颈下部,向外下走行,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斜角肌间隙,与锁骨下动脉、腋动脉伴行至腋窝,在腋窝外侧壁于肱骨内侧可摸及臂丛。臂丛从中枢到外周可分为根、干、股、束四部分。按其所支配的肌肉,臂丛可分为两组功能单位:内、外侧束主要支配胸肌组及臂、前臂前方的肌肉,即屈肌群;后束主要支配肩胛区和臂、前臂后方的肌肉,即伸肌群。
一般发生上述症状的患者,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有90/的患者有颈椎间盘突(膨)出现象,并伴有颈椎椎体边缘有骨赘现象。也有发现椎体有滑脱现象,但比较少见。一旦神经受到卡压,临床就会表现为颈、肩、背、腋、侧胸壁的酸痛和不适,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肌力增高,肌肉硬板现象,上肢运动功能产生受限。由此可见肩周炎跟颈椎间盘突(膨)出、椎体边缘有骨赘、椎体滑脱、变直、反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痿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发生改变,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提裤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受寒则重,受热则轻,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下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下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肌张力增高(痉挛),出现肩峰突起,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肩峰下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
6.肩胛骨与健侧肩胛骨不对称,肩胛骨有外翻和内旋现象。
检查:
本病主要采用颈部MRI检查和肩关节X线检查:
1.X线检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盂肱关节间隙变窄。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3)X线光片的检查发现,严重的肩周炎患者,肩胛骨有外翻内旋现象。
2.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意义不大。
3.颈部MRI检查
可发现多节颈椎间盘突出(膨出),意义重大。
诊断
肩关节发生(肩前、肩中、肩后)两点或三点疼痛即可诊断肩周炎。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多可诊断。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盂肱关节间隙变窄。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颈部MRI检查:多节颈椎间盘突出(膨出)。
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见的肩关节疼痛:分为“肩前”、“肩中”、“肩后”三点。一点疼痛为“肩痛症”。跟颈椎病、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外伤引起的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有关。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单一”活动功能受限。而“肩周炎”临床表现为两点至三点疼痛,肩关节上举、外展、后背活动功能受限。需要鉴别诊断。
治疗
1、自我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
2、可进行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3、自我擦背式锻炼(两手拿着毛巾两头,将毛巾置于后背,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上下拉动。)
4、物理治疗:按摩、推拿、整脊,针灸、热敷、局部敷药等综合疗法。效果确切,疗效明显。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