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已经开了好几期了,一直有学员问我什么是经筋?经筋跟我们学过的经脉有何不同?经筋疗法都有哪些应用?今天我就在这里跟大家谈一谈这几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经筋?我们都学过了经脉,知道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的通道,而经脉是无形的,我们是用肉眼看不见的,用手也是摸不着的,但是经筋是有形的,是经脉之气濡养的官窍、肌肉、韧带等组织,是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是皮脉肉筋骨,除了皮脉跟骨骼以外,就全是筋肉了,人体的肌肉是筋,连接骨骼的韧带也是筋、就连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筋。所以这个筋的范畴是很大的,而经筋是分布在人体外部的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明.张介宾提出:“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虽经筋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以筋会于节也。筋属木,其华在爪,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而后盛于辅骨,结于肘腕,系于关节,联于肌肉,上于颈项,终于头面,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
经筋就是有形的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十二经筋护卫着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的相应组织需要得到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保证十二经筋组织结构的相对稳定,同时十二经脉也需要十二经筋提供外在保护通道,保证十二经脉气血的畅通流动。十二经筋和十二经脉就好比河床和河流的关系一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河床坍塌了会影响河流的畅通,河流干涸了久而久之河床也会受到破坏。所以经筋跟经脉会互相影响,经筋病很容易就引起经脉病,经脉为病久而久之也会造成经筋病。
现代很多人弄不清什么是经筋病、什么是经脉病,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早在内经时期,就已经提出了经筋和经脉两个概念,我们简单地谈一下经筋病和经脉病的区别。两者主要是病因和表现症状的不同,经脉病的病因多为外感和内伤,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者内伤气血盛衰变化,导致经脉受阻、气血不畅。经脉病是无形的,是看不见的,但是身体出现疼痛不适的同时往往会伴有寒热和酸麻肿胀的变化。而经筋病的病因通常都是急性损伤或者慢性劳损,比如跌了一跤或者长时间地劳作,直接损伤到了有形的肌肉组织或者肌腱韧带,这些组织一旦受损不光会造成疼痛,同时还会造成肢体的活动受限,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中医不光调治外感、内伤于无形之中,同时也很擅长治疗各种有形的损伤,也就是中医伤科,伤科一直是传统医学的瑰宝,古时候没有现代科技,也很少动用手术,但是医治各种骨伤、筋伤都不在话下,各家流派的伤科都是很厉害的,我们现在说的经筋病其实就属于筋伤科的范畴,只是我们平时说到筋伤都会想到跌打损伤等比较严重的伤,而把现代社会人们的慢性劳损不当作筋伤。经筋病就是筋伤,筋伤就要从经筋的角度去考虑并运用经筋的理论去治疗。关于经筋方面的理论知识可以参阅《*帝内经》之灵枢·经筋篇。
我们说到经筋病的直接病因往往是跌仆挫伤或者慢性劳损,例如急性脚扭伤会直接损伤到相应的肌肉韧带,疼痛的同时会伴有脚部活动的受限;网球肘患者常见于一些厨师、运动员或者长时间手臂保持在一个姿势下劳作者,直接或间接造成肘关节部的肌肉和韧带受损,肘关节部疼痛的同时都会伴有活动受限。受限是因为筋肉受损了就会发生挛缩,筋肉本来的解剖位置就发生改变,就是咱们传统医学里说的“转筋”了、“筋出槽”了。
某一段筋肉受损,损伤会沿着一定的方向传导,这个传导的方向就是经筋的循行规律。现代医学的解剖实验发现人体的肌肉是一块一块的,而且每一块肌肉都有起点和止点,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经认识到人体的外部解剖结构了,记录在了灵枢·经筋篇里面,而且非常完整地展现出了人体在运动状态下全身各部肌肉的分布与排列规律,是以动态的思维来认识人体外部结构的,而现代医学的解剖实验----尸体都是静止不动的,我们都知道人在运动状态下肌肉的变化跟静止状态下完全不一样,人体的相应部位的肌肉要产生一系列连锁式的紧张与放松才能完成最基本的运动,因为单纯靠任何一块肌肉都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运动,而在静止状态下肌肉是放松的、完全放松的肌肉就是一块一块的。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当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不光是腿部的肌肉在运动,而是髋部、腰部、背部的肌肉都跟着在运动;我们的手腕转动一下,不光是腕部肌肉在运动,肘部、肩部、颈部的肌肉也都在运动。经筋病是在运动状态或者静力性紧张状态下产生的,人躺在那里不动是不会有经筋病的,所以我们认识经筋病就要从灵枢·经筋篇里的理论体系去认识,以动态的思维去考虑,而不是完全依赖于现代解剖的肌肉起止点,诊断和治疗更要从十二经筋的走向以及循行分布着手。
对付经筋病主要是靠手法,诊断要靠手去摸,即“手摸心会”,治疗也要靠手法,即“法从手出”。我们沿着十二经筋的走向去摸,摸什么?摸筋肉的异常,在经筋的循行走向上出现压痛、结节、结聚都属于异常,我们称之为筋结或病灶,即“巡经筋,查病灶”;我们通过手法消除疼痛、解除结节,用手法把相应的经筋理顺,再把挛缩结聚的经筋伸展开来,达到“筋柔病除”的效果。即“散筋结,展经筋”。
我经常对付一些久治不愈的腱鞘炎、腕管综合症、网球肘、踝关节痛、膝关节痛、腰腿疼痛(其实大多都是经筋病)患者,他们已经采用过很多治疗方法,扎针、艾灸、放血、贴膏药,都不见根本性的好转,因为这些治疗都仅仅是在患处进行治疗(即“哪痛治哪”),我通过“巡经筋,查病灶”找到相应经筋上的病灶点,再“散筋结,展经筋”,用手法打散筋结、伸展经筋,往往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举一个腰腿疼痛的病例,患者男性才50多岁都疼了十多年了,也试过很多方法都不凑效,主要症状是腰疼且弯腰受限,右腿活动也受限,右侧膝盖窝后面疼,脚后跟也疼,他说他是腰间盘突出症(现代人们只要是腰腿痛都习惯性地往腰突上面靠),我说你这是经筋病,病在足太阳经筋上,然后给他从脚开始往上查病灶,我一查病灶可真多啊!在脚踝上,膝关节上,髋关节上都有,而且是很大的筋结,在腰部、背部、肩、颈、枕骨下都有病灶,基本上右边整个足太阳经筋都拴住了,经筋挛缩了,所以腰腿活动受限。我给他先在每个关节上的筋结点进行松解,松解完了又给他开了腰间的“紫金锁”,和肩上的“青龙锁”,当我用手法松解到他枕骨后面的大筋(即“天筋”)的时候,他说突然间感觉到腿脚松快了,然后起来活动了一下,腰也能弯下去了,也不疼了。他很高兴也很激动,问我说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是你全身上下从头到脚的筋都锁住了,我现在给你松开了,所以就舒服了,这就是咱们老祖宗说的“脚底的大筋连着头”的道理。
当然经筋病和经脉病也会相互演变和相互存在。例如现代医学说的肩周炎(即肩痹)就是一个经脉病和经筋病合并,一般是风寒湿邪入侵,造成肩部气血不畅、经脉不通,如果没有及时地治疗,时间久了气血不能濡养肩部筋肉组织,导致肩部筋肉结聚粘连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如果单纯用毫针刺法或艾灸,疏通经脉、祛寒除湿,通常可以解除疼痛,但是肩关节的活动受限很难根除。也有人直接用针刀或者刃针进行肌肉剥离松解,很快患者手臂就可以正常活动了,但是还会有疼痛、还容易形成粘连,因为寒湿还未祛除、气血不通还在。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艾灸配合经筋手法,艾灸驱散寒湿、疏通经脉,手法松解粘连、理顺经筋。风湿痹症通常都属于经筋和经脉同病,就需要经脉和经筋同治。
好了,就先跟大家谈到这里,愿大家都能学会运用经筋诊断与治病,都能成为一位“手法大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