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颈椎病的辨证论治
TUhjnbcbe - 2021/3/19 15:06:00

颈椎病

椎病是因颈部外伤、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使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继发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所产生的综合征。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或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瘫痪,或有眩晕猝倒,其症状因受压部位而异。

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受压组织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症状,将其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最常见,约占各型颈椎病的60%左右,交感神经型最少见。

一、诊断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伏案工作者常见,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病理分型

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赞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或后纵韧带变性骨化压迫脊髓。

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交感神经型:眼睑无力,视物模糊,瞳孔扩大或缩小,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X线片见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MRA或椎动脉造影有双侧不对称、变细受压现象。

二、治疗

(一)内治

1.风寒湿邪侵袭

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阳益气通络。

用方1、*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芪、川断各15克,葛根20克,当归、赤白芍、桂枝、制川乌(先煎)、乌梢蛇各10克,红花3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颈复康颗粒:每日2次,每次1包(5克),开水冲服。

2.气滞血瘀

主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用方1、活血舒筋汤加减:当归、赤芍、片姜*、松节、涟桐皮、落得打、路路通、独活、羌活、防风各10克,伸筋草、续断各15克,甘草、没药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每次6粒,温开水送服。

用方3、伸筋丹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温开水送服。

3.痰湿阻络

主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湿,舒筋通络。

用方1、温胆汤加减:半夏、竹茹、枳实、茯苓、葛根、伸筋草各10克,橘皮、生姜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全天麻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温开水送服、

用方3、大活络丸:每日1~2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

4.肝肾不足

主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用方1、强筋壮骨汤加减:川断、葛根各15克,杜仲、熟地、怀牛膝各12克,玄胡、天麻、钩藤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健步虎潜丸: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

用方3、寄生追风液:每日2~3次,每次饮服20毫升。

5.气血亏虚

主证:颈肩部疼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冶法:益气养血,舒筋通络。

用方1、归脾汤加味:*参、白术、当归、*芪、酸枣仁、茯苓、伸筋草、防风、桂枝各10克,木香、远志、炙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

用方2、骨刺丸:每日3次,每次1丸(10克),温开水送服。

用方3、益肾补骨液:每日3次,每次饮服1支(15毫升)。

(二)外治

1.按摩

(1)揉捻患者正坐,术者立于患者背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患者颈部两侧肌肉处从上至下做回旋揉捻,力量要均匀深入,不要在皮肤上来回搓动,而要使力量达到肌肉深部。速度不宜过快,在压痛点做重点揉捻,时间应略长一些,以5~6遍为宜。

(2)拿捏患者坐位不变,术者用单手拿捏患者颈后、颈两侧及肩部的肌肉,反复3~5次。

(3)滚动患者坐位不变,术者手呈半握拳状,以第5掌骨头为支点,着于颈根及双肩和背部,做腕部运动的滚动动作。一般做2~3分钟即可。

(4)端运患者坐位不变,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托患者下颊,另一手扶住枕后部,用力向上端提,并缓缓用力使头部向左右两侧旋转运动各30~40度,重复8~10次。

(5)旋转手法操作与“落枕”端提旋转法相同。

2.外用药

用中药热熨,常用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如红花、当归、桂枝、透骨草各等量、研细末,每克内加食盐、碱、白酒各30克,拌匀装入白布袋内缝好,干蒸热后熨患侧痛点,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每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3.枕颌带牵引

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措施。可采用坐位或卧位。颈前屈15~20度,每次牵引1小时左右,每日2次。由1.5kg开始,适应后可增至4~5kg,至症状消失为止。症状消失后戴颈领下床活动。

4.理疗

可酌情选用透热疗法、超声疗法、直流电、感应电低频脉冲击中药或醋离子导入等配合牵引,效果较好。

5.围领和颈托

用于非卧床病人或治疗间歇期,使颈椎维持制动。

6.针灸

常取后溪、合谷、风池、绝骨、昆仑等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亦可加艾灸。

三、防护

1.防止急性头颈部损伤:头颈部各类损伤易伤及颈部组织引起颈椎病,要在生活、工作、体育锻炼时加强防护。

2.预防慢性劳损不良姿势和从事长期伏案工作者,要纠正和防止颈部软组织的劳损,要指导患者进行颈部保健操锻炼。先将颈脖子向左右侧斜摆,幅度尽可能大,反复10次以上。再将颈脖子前俯后仰10次以上,前伏时尽量将下腭缩后,后颈脖尽量牵拉抽紧,后仰时尽量将颈脖伸张,闭口缩腭是个关键动作。最后将颈脖向右旋转,再向左旋,肩部不可动,徐徐实行10次以上。

3.合理用枕,保持良好睡眠姿势,使睡眠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弧度和舒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椎病的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