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痛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脊柱酸痛僵硬不灵活这10个简单的动作一定
TUhjnbcbe - 2021/3/21 22:44:00
白癜风治愈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88655.html

脊柱功能解剖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正面观是垂直的中轴线,侧面观则是人体站立后发育过程形成的颈曲向前,胸曲向后,腰曲向前,骶曲向后的四个椎曲。

这四个椎曲是按平行四边形数学规则形成的,由其轮廓(背侧的肌肉、胸肋骨、腹肌及腹内压的协调压力维持平衡。

而脊柱内涵之脊髓之椎管、神经根通道之椎间孔以及颈椎横突孔之椎动脉、椎间之间之椎间盘,穿越均是按正常的椎曲排列组成的椎管、椎间隙、椎间孔及其力线决定其容积、方位的。而椎曲一旦紊乱,其内涵之脊髓、神经、血管则应压迫而损伤,出现病理改变。

维持椎曲正常靠平行四边形之轮廓动力平衡,而这动力则为组成平等四边形轮廓之肌肉韧带及腹内压,因此,一切颈腰痛之病因均源于轮廓动力源的损伤,导致失衡引起。而这动力源损伤,多为某一组肌肉韧带因外伤、受寒或长期单一运动劳损而引起。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套健脊操简便易行,不需特别场地及服装,全套做完仅10分钟,一起动起来吧。

第一式:抱头侧颈式

损伤病理:颈椎侧屈、侧旋运动,主要依靠颈前外侧的前、中、后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后外侧的斜方肌。左右两侧需平衡协调。斜角肌是起于颈椎1~6的横突前缘,止于第1、2肋骨上。斜方肌起于颈椎横突后缘,止于肩胛及锁骨外缘。

如果长期头颈单向运动(即经常向右或左一方转动),例如教师上课习惯单向转身向学生、向黑板,长期坐教室侧方的学生或办公室接待客人长期一方向转头等等,可导致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单侧劳损(运动多充血,运动少缺血)肌力不平衡,所维系之颈椎骨出现单侧旋转,钩椎关节紊乱而引起颈椎病。

防治方法:颈椎中轴位依靠两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平衡,侧颈锻炼这两组肌肉的肌力,使受损者得到恢复,受累者不致损伤,维持或恢复正常颈椎力学平衡。

体操方式:正位、两目平视,双手屈肘,两手掌合拢于脑后,然后将头颈往一侧屈,并稍加压力,左右侧屈各8×4次。

注意事项:侧屈时胸廓、腰背,保持直立不动。

第二式:抱头屈伸式

损伤病理:头颈屈伸运动是靠颈前的斜角肌(屈)和颈后头颈夹肌、项韧带、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伸)。长期低头或半低头工作,如阅读、书写、司机、电脑、财会、缝纫工、车床工等工种,容易导致伸肌群劳损。特别是项韧带。该韧带是颈部最坚韧的骨骼肌韧带,深埋于所有颈椎叉状棘突中,起到支撑头颅重力,维持颈椎正常向前弯曲的曲度以及各颈椎中轴位置的重要作用。一旦劳损,肌力下降,颈椎骨失去中心维系力,产生旋转、侧弯、出现颈曲紊乱,而致颈椎病。

防治方法:锻炼颈部与损伤之伸肌群,维护对颈曲及颈椎中轴的肌力。

体操方式:二目平视,双手屈肘,双掌合拢后脑。

第一步:按压后脑屈颈至下颌抵胸。

第二步:抱头,双手略加压力对抗,使之慢慢抬头并后伸。如此反复8×4次。

注意事项:胸背不动,如已有病变,屈伸范围以不疼痛为原则。

第三式:虎项擒拿式

损伤病理:颈后之项韧带及头颈夹肌肩胛提肌是维持颈曲,支撑头颅重力的重要支柱,此组肌肉因长期低头工作而劳损,继发颈椎紊乱,因此保护此组肌肉,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

防治机理:此为颈肌自我按摩推拿的方法,可使粘连松解,缺血者增加血运,提高肌容积,增强肌张力。

体操方式:直立稍仰头,双手合拢颈后,用腕关节拿捏颈后肌肉,并提拔8×4次。

注意事项:掌力要觉稳,不要拿伤皮肤。

第四式:侧颈双肩松胛式

损伤病理:长期头颈单向运动(即经常向右或左一方转动),可导致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单侧劳损(运动多充血,运动少缺血)肌力不平衡,所维系之颈椎骨出现。

单侧旋转,钩椎关节紊乱而引起颈椎病;另外长期劳累及风寒外袭,可导致斜方肌、肩胛提肌痉挛、粘连,颈椎力平衡失调。

防治机理:侧屈后,可使屈侧肌肉松弛,伸侧肌肉紧张,松肩运动使其各组肌肉起止点到牵拉、抖动,松解粘连、恢复肌力。

体操方式:正立、自主侧颈,双手下垂,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

注意事项:如松肩过程,自感有麻痹者,为已有肌肉粘连,应加大力度。

第五式:屈颈双肩

损伤病理:头颈屈伸运动是靠颈前的斜角肌(屈)和颈后头颈夹肌、项韧带、斜方肌、肩胛提肌等(伸)。长期低头或半低头工作,容易导致伸肌群劳损。特别是项韧带。

该韧带是颈部最坚韧的骨骼肌韧带,深埋于所有颈椎叉状棘突中,起到支撑头颅重力,维持颈椎正常向前弯曲的曲度以及各颈椎中轴位置的重要作用。一旦劳损,肌力下降,颈椎骨失去中心维系力,产生旋转、侧弯、出现颈曲紊乱,而致颈椎病。

防治机理:屈颈下,使颈背伸肌群和项韧带紧张,与起止点形成拉力,抖动肩胛以松解粘连,改善血运,恢复肌力。

体操方式:正立,低头屈颈,放松,双手下垂,抖、摇动双肩带胛,先前摇8×2次,再后摇8×2次,上下抖动8×2次。

注意事项:抖摇肩胛时,上肢尽量不要摆动。如摇抖时,感到肩胛有不适,说明已有肌肉粘连,可加大摇抖力度及次数。

第六式:抱肩转胸式

损伤病理:维系颈椎椎曲及中轴位之斜方肌、头颈夹肌,项韧带均以肩胛、胸椎为附着点,特别是斜方肌,上连颈椎下连上段胸椎,因劳损或风寒损伤,肌力失去平衡,上可导致颈椎紊乱,下可导致胸椎肋胸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旋转、侧弯,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胸肋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支配内脏的神经紊乱,出现心动过速、胸闷、胃脘胀闷等并发症。

另一方面,肩胛骨上部肋骨背部组成胸胛关节,其冈上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可使肩胛上移,大小冈肌及大小菱形肌(附着胸椎)可使肩胛骨左右摆动。肩胛部肌肉可因长期单一上肢活动或风寒而受损,肌皮缺血粘连,可导致胸椎关节紊乱。

防治机理:运动肩胛内大、小菱形肌对胸椎中轴位的稳定作用(左右平衡),左右转动胸廓,调节肩胛内肌肉对胸椎的平衡力,纠正胸椎关节错缝。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抱紧两肩,左右转摇胸廓各8×4次。

注意事项:转胸时,尽量腰胯不动。

第七式:双胛合拢式

损伤病理:维系颈椎椎曲及中轴位之斜方肌、头颈夹肌,项韧带等因劳损或风寒损伤,肌力失去平衡,上可导致颈椎紊乱,下可导致胸椎肋胸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旋转、侧弯,可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胸肋关节、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支配内脏的神经紊乱,出现心动过速、胸闷、胃脘胀闷等并发症。

防治机理:使肩胛后耸,后胸椎合拢,以松解大小菱形肌与斜方肌因劳累充血或损伤而粘连,使疲劳恢复,血运改善,损伤修复。

体操方式:正立、屈双肘提肩,使双肩往背靠拢,同时作深呼吸以扩胸,反复8×4次。

注意事项:提肩拿胛时,头颈不动。如有酸痛感,说明已有损伤,应多做此运动式,以达到自我康复。

第八式:抱背转胸式

损伤病理:胸椎与腰椎之间的胸腰部是脊柱运动的枢纽,也即运动胸廓可带动腰椎。其运动力主要是背阔肌和腰骶棘肌,这二组肌肉可因长期坐位(如司机、办公室工作等)而劳损,肌力不平衡,导致胸腰椎关节紊乱,产生腰背痛。

防治机理:双手抱腰背部,以稳定二组肌肉交汇处,转动胸廓,使之肌力协调平衡,久坐充血可消散,损伤可恢复。

体操方式:正立,双手转向背,掌心按压腰背部,转动胸廓,左右转动各8×4次。

注意事项:转动胸廓,头颈随转但骨盆不转。

第九式:摸膝转胸式

损伤病理:主要是背阔肌和腰骶棘肌,这二组肌肉因长期坐位而劳损、肌力不平衡,导致胸腰椎关节紊乱,产生腰背痛。

防治机理:以稳定二组肌肉交汇处,转动胸廓,使之肌力协调平衡,加大胸腰枢纽的活动度,使因久坐、久站疲劳缺血之肌肉恢复血运,消除疲劳,已损伤者增加血运,使之恢复肌力平衡。

体操方式:正立,略弯腰,右手触摸左膝,左手能摸右膝,交替进行,各8×4次。

第十式:挺胸后伸式

损伤病理:同六、八式。

防治机理:经六、七、八、九式运动后,胸椎左右肌力得到调节,胸椎关节左右松解,本式使之关节前后松解粘连,错缝复位。

体操方式:双手按压胸背,双肩往后作挺胸,略伸腰,并同时叫喊“呵”声,反复8×4次。

注意事项:挺胸时头颈及骨盆不动。

关于疾病的动作训练建议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一切仅供参考,疾病详情请咨询医师。

关于年3月在成都

举办“董针传承临床实用班”的通知

各级医疗机构医师、从事针灸事业相关人员、中医爱好者:

董氏(正经)奇穴针灸(简称:董针)作为传统针灸疗法中的“经方派”,与以《*帝内经》所传承之十四经针灸具有极深渊源与联系,相比之又独具特色,更能体现古法针灸之神韵,其简、便、廉、验之优势在临床实践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弘扬推广“董针”这一中华传统针灸一脉,进一步提高大西南地区董针使用者的临证运用水平,董针明堂兹定于年3月26日—29日(四天三夜,3月25日报到)在四川成都举办“董针传承临床实用班”。主讲教授邱雅昌博士具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授课超过15年。机会难得,望大家积极报名参训。

此次会议主办方:董针明堂、景昌医疗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

想学习董针吗?

想掌握董针心法要诀吗?

学习董针为什么要跟随邱雅昌博士?

想拜邱雅昌博士为师吗

往下看

现就本次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项目:董针传承临床实用班

2、主办:董针明堂、景昌医疗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

3、主讲:邱雅昌博士:董针临床家、董针嫡传第三代传人、科学实验检测董针第一人、董针明堂创始人、国医大师颜德馨入室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授课老师,董针明堂---中国第一家中医非盈利组织(NPO)创始人。针灸类畅销书《董氏奇穴实用手册》、《董氏(正经)奇穴实用手册》(人卫版)作者。

邱雅昌博士简介:台湾清华大学核子工程系毕业,赴美国攻读硕士,博士,机缘得天独厚,中年拜师董景昌先祖师嫡传弟子杨维杰博士学习中医以及针灸。后又拜师第一届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为师,得其心法,为颜师入室弟子,孟河学派第六代传人。嗣后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取得中医学博士,考取执业医师执照。临床使用董针多年,鼎盛时期每天病人近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针证相对论”、“穴位空间论”、“奇正接轨论”。先生秉持科学精神,提倡以临床实效说话,传播可复制疗效的董针疗法,不谈玄虚,不自欺欺人。先生的理念在董针的传播中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净化了董针生态,引领了一个董针新时代的到来。

助教、会务人员:鲍自体主治医师,邱师弟子,董针第四代传人,四川省针灸学会疼痛与脑病专委会委员

4、讲授内容:

(一)董针基本理论1.董针概论,

董氏奇穴的分布及手法(刺血、倒马、动气与牵引)。

2.董氏奇穴的理论

(1)穴位理论:奇正接轨论;针证相对论;穴位空间论。(2)配穴理论:专穴专用;辨证用穴;专穴配合辨证。

(二)董针穴位

精讲董氏奇穴一一部位到十十部位、后背部位、前胸部位的穴位取穴及治疗方法。

(三)董针治疗学

(1)头面颈项:头痛、颜面、眼、耳鼻喉口齿等五官疾病;

(2)颈肩腰腿等疼痛类疾病;

(3)胸腹胃肠等脏腑类疾病;

心脏病、肝胆病、肝硬化、肝炎、胆囊炎;

肺病(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等)、脾胃病(胃溃疡、急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食欲不振等);

肾、膀胱病(肾炎、水肿、肾结石等);

大小肠病(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出血、痔疮、盲肠炎、便秘等)。;

(4)妇科类疾病(如子宫痛、输卵管闭塞、子宫肌瘤、阴道炎、月经痛、难痛、久年不孕、乳房胀痛等);

(5)其它疾病:

中风症(昏迷、半身不遂、四肢发抖、中风血压高等);高血压、*疸、糖尿、失眠症、发高热、癫痫、感冒、血管硬化、白血球过少、牛皮癣、青春痘、小儿夜哭、食物中*等;前后阴病相关疾病。

5、本次课程适合人群:

(1)、相关行业针灸爱好者,

(2)、各级医疗机构医师;

(3)、参加过其他董针培训的学员;

(4)、自学董针,需要进一步提高者;

(5)、参加过董针明堂同等级别学习班且需要复训的人员(需交元场地费)。

6、培训时间:年3月26日—29日(四天三夜,3月25日报到)

7、培训地点:四川成都(具体地点,报名后会务人员通知报名者本人)

8、费用:

报名总费用:(原价元),此次元(含培训费、结业证书、参会证、合影照);报名预付费:元/人(按预交费先后排座位号,谢绝空降);报名时按: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格式将信息发给联系人

9、待遇:

(1)颁发邱雅昌博士签名的结业证书。

(2)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可参加董针明堂举办的同级别学习班的两次复训(需交元场地费)。

(3)可有机会获得年拜师邱雅昌博士的参评资格。

福利:报名即赠送由邱师弟子录制的《董氏奇穴临床实战讲座》

录音学习资料33集!

10、食宿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11、注意事项:

(1)、报名时带身份证(中国)原件,国外学员请带护照。

(2)、严格按照定金先后顺序安排座位。

(3)、海外学员直接用电话或

1
查看完整版本: 脊柱酸痛僵硬不灵活这10个简单的动作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