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是脊柱平衡失调造成的,也就是肌肉力量失衡,脊柱会弯向拉力大的一侧。但是到底是一侧力量大呢,还是另一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呢?我认为弯向的一侧拉力大,通俗的比喻一下,肌肉等软组织像绳子一样,不管多粗的绳子,只有固定住才可能拉紧,而且至少固定两个点;也就是说,劳损点是固定肌群的点,劳损点好比是线缠成的线疙瘩,这些点拉力非常大,如果胸椎向右侧侧弯就是右侧有劳损点牵拉。整个后背可以想象成一张渔网,一旦一点倾斜,会相互影响,正常的脊柱相当于每个孔都是正方形的渔网,倾斜后都变成菱形了;这是假设是一点受牵拉,其实每个方向都是多点牵拉的,而且相互影响。刚才是只看后背一个平面,人体的躯干相当于一个圆柱或圆筒,三维各个方向上都会受影响,脊柱侧弯既有矢状面失衡(前后失衡)又有冠状面失衡(左右失衡),涉及颈椎、胸椎、肩胛骨、胸廓、腰椎、骨盆等等。
至于什么是劳损点,怎样形成的劳损,简单分析一下。大家常说的劳损指的就是肌纤维质炎,形成原因如下:
1慢性损伤:电脑前工作或伏案长期坐姿等习惯性的不良姿势,导致肌肉持续痉挛,进一步肌纤维粘连,形成纤维性筋结。
2、损伤:较大、微小损伤均可引发。如运动时受伤或劳动时受伤,使肌肉、筋膜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急性损伤,等组织逐渐纤维化后瘫痕收缩,可引起广泛疼痛。
3、寒冷与潮湿:冬季或春季发病者多,如夜间睡于潮湿、寒冷的地板上,早晨起来就可能发生腰背痛。
4、感染:某些病*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可引起腰腿酸痛。
5、精神紧张:疼痛使患者精神紧张,后者使肌肉张力增加甚至痉挛,产生疼痛——痉挛——疼痛环,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加重。
6、与风湿症有关。
治疗中找这些劳损点很重要,这些点很难找,既不疼,片子上也不能显示,只能凭借大夫的分析和手感寻找。治疗上,应该尽量多松解劳损的点,对孩子来说正骨是次要的,劳损不松解开,正骨后还会很快回到原位。支具和正骨按摩不冲突,可以配合来用。
下面两个病例,就是通过保守治疗,针刀加按摩手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病例1王某某女,39岁,.10.06
主诉后背部麻木疼痛2年,加重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出现后背部约巴掌大小区域麻木疼痛,偶有胸闷,无心慌、胸痛、上腹痛、前胸放射痛等症状,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重,自行按摩、热敷或外用膏药后症状均稍缓解,未正规治疗,近半月后背部症状加重且范围逐渐扩大,遂诊。
体健。
脊椎稍右凸侧弯,胸椎(6-12)小关节(胸半棘肌、多裂肌)压痛明显,局部条索样改变(右侧为甚),胸廓挤压试验阴性,背部肩胛骨下角以下约10*10cm,皮肤感觉麻木,无痛觉过敏。
血常规、心电图正常,胸椎DR:胸椎轻度右凸侧弯。
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胸段)
给予针刀闭合式松解术标准疗法。
2次治疗后,患者自诉后背部麻木疼痛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后背部跳痛,持续1-2秒后缓解,第3次治疗后,后背部仅感酸困。
病例2李某男8岁.8.17
主诉:发现背部不平进行性加重3年余
既往史无脊柱侧弯治疗史
专科查体胸左弯/腰右弯,双肩不等高,四肢神经查体正常。影像学资料:术前X线片及CT检查提示T9半椎体,并伴有胸腰段侧弯畸形。
给予理筋松解术治疗并配合针刀松解,5次治疗后较前好转:
曲?脊柱侧弯目前的治疗主要分两类:保守治疗矫正和手术矫正。保守治疗矫正主要是推拿按摩、牵引、做矫形运动、带支具等。
但是目前是截然相反两种观点:医院骨科根本无视中医保守治疗的存在,轻度患者带支具观察,重度患者(45度以上)做手术。大医院的医生们说手术没有后遗症、风险小。而门类众医院都要求作保守治疗,片面宣传手术风险和后遗症,甚至不惜用恐怖的图片刺激已经受伤的孩子和家长,宣传甚至夸大自己的矫形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中西医走着两条完全不同的两条路线,得从各自的发展史找原因。
西医的脊柱矫形理念主要来源于美国,包括支具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的方法,六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墨西哥,医院开始引进,90年代初期,由于医疗条件和技术的限制,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出现了不少并发症,医院都停止了这个手术。到了90年代中期,医院引进了CD三维矫正技术和理论,以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脊柱侧弯的矫正技术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医院开始广泛开展,医院医院医院整体水平较高。但是这种手术技术,美国人的专著上比较客观列表具体写明统计病历的主要次要并发症,也承认这种手术是不得已的选择。医院声称的手术技术成熟,风险小等等显然不真实。
支具治疗是西医唯一认可的保守治疗方法。支具治疗脊柱侧凸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16世纪。从年开展手术治疗脊柱侧凸后,支具治疗应用越来越少。直到20世纪中叶,因为脊柱手术后并发症较多,支具治疗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50年代美国医生对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提示许多患者经支具治疗后可以避免手术。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从60年代广泛应用到80年代几乎否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90年代初完成的几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重新确立了支具疗法的正确地位。
目前,10度-20度的轻度脊柱侧弯,临床上普遍能够“彻底治愈”(cobb角恢复到10度以内,下文相同)。按照普遍的规律,30多度的脊柱侧弯恢复到20多度,应该能够继续好转呀,恢复到10度以内,不就算彻底治愈了吗?
但是目前临床情况不是这样。本人接诊的脊柱侧弯病人,以及脊柱侧弯的病友圈里,有大量30多度到40多度的侧弯孩子,经过支具、按摩、锻炼等保守治疗,脊柱侧弯恢复10多度,以后无论再怎样治疗,都不再好转了,这是为什么呢,追其原因,还得从脊柱侧弯的病因病机说起。
造成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是凸侧的拉力过大,而不是凹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凸侧的肋骨粘连导致凸侧竖脊肌拉紧,一般能在凸侧摸到条索状筋结,凸侧的肉也显得厚实一点,其实是筋膜粘连堆积造成的,并非凸侧肌肉厚,(也非凹侧肌肉少)大多数能够通过松解手法,快速松弛下来,“厚实的肌肉”其实是粘连的筋膜,能够快速松解。
吴茂文主任简介:
中医主任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中医脊椎病科主任、医院颈肩腰腿痛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针灸学会理事、吴氏正椎临床技术创始人、奇砭推压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从医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运用中医中药、针灸正椎治疗心脑血管病、风湿类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颈肩腰腿痛、儿科咳喘、消化不良、不孕不育等。尤其擅长正椎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软组织疾病以及各种疼痛证,疗效显著。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7月11日(周日)生活广播10:30-11:00播出的《养生堂》节目,直播间播出频率:FM91.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