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
诸神的恩宠
一年一度高考季来了,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又登上了热搜。
就在人们对各地高考作文议论纷纷时,一段关于如何写作文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多年前,曾一位北京少年说:“我的很多同龄人写作文写不出来,于是上专门的作文班培训,其实这才错了。心里怎么想的,就应该怎么写。作文班给你一个套路,把人本来的自然写作方式给毁了。写作文,本来是身内之物,而现在却变成了身外之物。”
这话听着狂妄,却不无道理。说这话的人,是少年作家吴子尤。他出生于年4月,北京人,“子尤”取“自由”的谐音,他少年成名,曾是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
子尤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华大学学者吴国盛,母亲是独立学者柳红。据柳红回忆,子尤三岁前,没有表现出异于其他孩子的地方。相反,他做什么都比别的孩子慢。渐渐地,柳红学会了接受现实。她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
子尤很小的时候,柳红就引导他读文学名著,看经典电影,接触各种艺术,还带他出国旅游,让他领略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在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子尤从小就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5岁开始说相声,6岁开始看卓别林电影,7岁开始写文章,8岁开始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俨然就是一个小文学家。上四年级时,他转入北大附小学习。十岁那年,他在学校建立了“月亮文学社”,随后的几年里,他荣获过“世纪杯”、“春蕾杯”征文大奖。
这样的天才少年,本应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残酷的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
01抗癌小斗士
就在子尤的文学天赋开始绽放的时候,他的原生家庭却出现了大问题。柳红和吴国胜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年,两人协议离婚。此后,子尤一直跟随母亲柳红生活。
年2月的一天,柳红和子尤过天桥时。突然,子尤停下了脚步,对柳红说,希望“在苍天之下,天桥之上,自己能拥有一个传奇的人生。”不料,一语成谶。一个月后的某天,子尤在学校突然发病,医院急救。经诊断,他患的是“纵隔非精原生殖细胞肿瘤”。这是一种极罕见的疾病,致死率极高。随后,医院治疗,接受了纵隔肿瘤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
胸腔手术和多次放化疗,其疼痛程度可想而知,子尤当时刚14岁,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同时,难以忍受的病痛,也引发了他对生命深深的思考。多数人面对死亡时,唯恐避之不及,子尤却说,人在少年时,如果生场大病,其实也加深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他说:“在游戏的童年里,原本该孩子荡的秋千,变成魔*抢过来荡,那你就不要胆怯,干脆也坐上去,和魔*勾肩搭背一起玩!”
在他眼里,癌症并不可怕,它是上帝送给坚强而乐观的人的一份礼物,而他自己,就是那个最坚强乐观的人。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他也写文章,听相声,他把生病看做是一种生命的享受。
02怒批周国平伪善
患上癌症后,子尤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自己体验了生与死的滋味,亲与爱的滋味,希望与战斗的滋味。为了鼓励他战胜病魔,母亲柳红将知名学者周国平纪念爱女的散文集《妞妞》送到了他的床边。
妞妞,是周国平与第二任妻子的独女。妞妞刚满月时,就被查出患有癌症,18个月后,癌症扩散,妞妞离世。后来,为纪念爱女,周国平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妞妞》。
巧合的是,子尤和妞妞是同年同月生的。这个共同点,拉近了妞妞和子尤的距离,子尤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妞妞》,几乎一口气读完了它。然而,看完书后,他却感到寒心和愤怒。因为他发现,那本书,不过是一个自私的老父亲虚情假意的忏悔录罢了。
几天后,《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署名子尤。文章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文中,子尤列举了原书中的十多处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周国平在书中缅怀女儿,不过是他的惺惺作态而已。得知女儿患癌后,他从未想过要真正帮助女儿战胜病魔,他唯一做的,就是以不作为的方式,等待女儿自生自灭,还美其名曰“不让孩子受苦”。
根据书中记录的多处内容,子尤推断,作为父亲,周国平爱的,不是眼前即将变成盲人的妞妞,而是他心目中的完美的妞妞。周国平只爱妞妞健康的一面,、他不知道,残疾者也配拥有幸福的生活。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妞妞!让我心痛的妞妞!”
这篇文章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也让周国平颇为尴尬。多年后,他在一篇文章里暗讽子尤想借炒作成名云云。这种说法,后来被柳红发文否认。周国平的气量,由此可见一斑。
子尤是站在妞妞的角度发声的,而且和妞妞一样,他本人也患有癌症,他们既是同龄人,又同病相怜,这种相似,让子尤深深的理解妞妞当时的处境。这篇文章中,他感情真挚,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读者赞同文中的观点。
03病房见李敖
客观地说,很多人确实是通过《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才认识子尤的。
很多人觉得,子尤这个孩子太狂了。对于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承认。他说过一句名言,“20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女的只有一个张爱玲,男的就是我子尤。”
子尤的狂,很容易让人想到台湾作家李敖。在华语文坛,李敖也是以狂著称的。子尤看过李敖的许多著作,后来他对记者说,他从来不崇拜任何人,他觉得李敖是个有趣的人,自己非常欣赏他,但并不崇拜他。
年,16岁的子尤已经长到1.81米,他面容清秀,长身玉立。然而,此时他的病情也越来越重,每天,他只能躺在病房里读书学习。那年7月,子尤给李敖写去一封信,信中抒发了自己对学校教育的诸多看法。
两个月后,李敖第一次离开台湾,来到大陆访问。9月21日,在北大进行完演讲后,医院来看望子尤,两人还互赠了礼物。事后,李敖说,以子尤16岁的年纪,所表现出来的才情及意志极为罕见,他很欣赏子尤。他还兴奋地说:“我可以感觉出来他的原创力。”
至此,一老一小,两代狂人终于会面,成就了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段佳话。
04最后的生命赞歌
与李敖会面一个月后,子尤病情恶化,于10月22日凌晨病逝。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故事会怎么收场呢?”
不久,新一期《鲁豫有约》开播了。电视观众发现,节目现场除了鲁豫,空无一人。原来,子尤生前,鲁豫曾采访过他。之后她还两次发邮件给柳红,问询子尤的病情。在她眼里,子尤是一个调皮、乐观、可爱、坚强的孩子。她一直相信,子尤会越来越好,没想到,子尤真的走了。
子尤去世次日的下午,鲁豫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个噩耗。鲁豫说:“平生第一次,我在电话里对着一个陌生人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流下了眼泪。”
那期节目录制现场,除了鲁豫,没有一位观众,这是鲁豫特意为之的,她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小朋友子尤。
子尤生前,曾出版过一本书,书名叫《谁的青春有我狂》。他去世7年后,母亲柳红将他未发表作品整理为书,定名为《英芝芬芳华蓉》出版。
去世前,子尤曾在病床上说:“生病以后,我渐渐认识到,人活着是为了感受人生,明白人生的意义,怎样活比活本身更重要。”很难想象,如此深刻的话语,竟然出自16岁少年之口。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吴子尤的一生很短暂,他承受了太多肉体的痛苦,然而,谁又能说他的人生不精彩呢?
衡量人生意义的,永远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子尤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他,死而无憾。
参考资料
1.湖北电视台《往事》子尤访谈。
2.《鲁豫有约》怀念子尤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